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2025年10月30日 17:32:49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定义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梗死灶较小,一般直径在2-15毫米之间。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如血管弹性降低、内膜增厚等,中老年人(通常40岁以上)更容易出现血管病变,从而增加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风险。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发病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这也与男性可能存在的一些生活方式因素相关,比如男性可能更常吸烟、饮酒、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进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增加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几率。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血压升高、血脂紊乱等,加速动脉硬化进程,使脑部血管更容易发生闭塞,引发腔隙性脑梗塞。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如血脂升高、血糖异常等,这些都不利于血管健康,增加患病风险。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使血脂、血压、血糖升高,例如长期摄入过多盐分可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

病史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使脑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同时容易引起微小动脉闭塞。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神经纤维功能,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增加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风险。而且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

临床表现相关特点

症状相对较轻:由于梗死灶较小,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轻度的肢体无力(通常为单侧肢体,但双侧基底节区病变时也可能出现双侧轻度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轻度的言语不利、轻度的共济失调等。

症状可能具有多样性:根据受损的神经纤维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比如影响运动纤维时可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影响感觉纤维时可出现肢体感觉减退或异常;影响锥体外系时可能出现轻微的震颤、肌张力增高等表现。

诊断相关要点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双侧基底节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楚,直径多在2-15毫米之间。但头颅CT对于早期较小的梗死灶可能不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敏感。

-头颅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更高,能够更早发现梗死灶,显示病灶更为清晰,可明确双侧基底节区是否存在缺血、梗死的病灶以及病灶的范围和时间等情况。

预防及注意事项

针对高危因素的预防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

-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适量的运动,一般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预防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时,除了上述一般措施外,要更加注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血管病变等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动缓慢,防止因轻度肢体无力等症状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

-儿童及青少年:虽然儿童及青少年患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血管畸形等,也需要引起重视。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或存在可能导致血管病变的特殊情况的儿童青少年,要定期进行健康评估。

我双手大鱼际按压很疼怎么回事呢
李进
李进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1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双手大鱼际按压很疼可能由肌肉劳损、外伤、腱鞘炎、关节炎等成因导致肌肉劳损因长期用手重复性动作致大鱼际肌肉过度使用表现为按压疼痛伴酸胀感活动受限;外伤因手部受直接撞击挤压致大鱼际受伤表现为按压疼痛明显伴肿胀淤血严重影响手部活动;腱鞘炎因屈指肌腱在腱鞘内长期反
双胎怎样数胎动才是正确的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1日
胎动计数可在每天相对固定的三个时间段进行也可累计达3小时,计数时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安静放松,正常12小时内胎动累计30次以上,少于10次或较以往减50%以上属异常,双胎随孕周增加胎动变化,有妊娠合并症的双胎孕妇要更密切关注胎动且注意休息。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中日友好医院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基础上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致脑组织缺血软化的特殊脑梗塞类型梗死灶小,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症状相对较轻多样诊断靠影像学检查预防需针对高危因素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单胎变双胎的征兆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单胎变双胎可通过超声检查见孕囊内有两个卵黄囊或胎芽判断,激素水平变化中hCG可能异常升高且增速更快但需结合超声等综合判断,部分孕妇会有更早更严重早孕反应但自身感觉非特异,高龄孕妇及辅助生殖受孕孕妇孕早期需密切关注超声等检查保障母婴健康。
孕检单胎变双胎的征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孕检单胎变双胎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有两个不同妊娠囊、胚芽及胎心搏动等,血hCG水平比单纯单胎妊娠增长更快,部分孕妇自身感觉早孕反应更强烈,有既往多胎妊娠史及家族中有双胞胎家族史的孕妇属高危人群需密切产检。
单胎变双胎有什么症状
许吉成
许吉成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单胎变双胎孕早期可表现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及超声见原本一个孕囊变为两个孕囊,孕中晚期有子宫增大速度加快、胎动有两个部位且更明显、身体负担加重出现更明显腰酸背痛及下肢水肿等表现,尤其高龄孕妇、有家族双胎遗传史等特殊人群需更密切孕期监测并按医嘱定期
单胎变双胎的症状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双胎妊娠早期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致早孕反应更强烈、经阴道超声可更早发现两个妊娠囊;中晚期子宫体积增长加速、胎动出现稍早且频率多、缺铁性贫血风险增加;还可能有妊娠高血压风险升高、因子宫增大压迫膈肌致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年龄孕妇表现有差异特殊病史孕妇需特殊监
单胎变双胎的征兆有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血hCG水平异常升高因单胎变双胎时胚胎数量增多致其较相应孕周单胎妊娠显著升高且不同年龄孕妇正常范围略有差异有辅助生殖史孕妇更需关注;超声检查早期孕5-6周可见两个孕囊中晚期可见两个胎儿轮廓等有辅助生殖史、年龄较大、生活方式不良及有病史孕妇超声检查各有特点;
单变双胎的征兆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单变双胎的相关征兆包括超声检查时孕早期宫腔出现两个不同妊娠囊等双胎超声表现、有促排卵等助孕措施人群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更明显但非特异性、部分孕妇早孕反应可能因双胎更强烈但需结合检查、有过单卵双胎孕育史女性再次妊娠风险增加及有遗传相关病史女性需综合考
双下肢动脉硬化怎么办
黄国强
黄国强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9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双下肢动脉硬化评估包括症状表现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关注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病史)和检查评估(超声检查初步评估血流等、CTA清晰显示形态等但需考虑肾功能、MRA对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者适用但检查时间长);非药物干预有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控
双侧上颌窦蝶窦囊肿有什么症状
彭本刚
彭本刚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8日
北京积水潭医院
双侧上颌窦蝶窦囊肿局部有眼部相关症状如儿童易眼球突出、可致视力下降,面部症状如上颌窦囊肿致面颊部胀痛、蝶窦囊肿致头顶部或后枕部头痛,全身症状一般较小囊肿时不明显,较大囊肿致长期慢性炎症反应时可出现乏力、低热等,儿童因免疫力低更易有全身表现,性别差异不大,生
双肺钙化灶是什么意思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8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双肺钙化灶是肺部组织病变坏死后经机体修复产生钙盐沉积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其形成原因有炎症修复、结核痊愈残留等其他原因,临床意义多为良性表现但少数需警惕恶变等情况,随访建议一般人群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关注生长发育等情况老年人要关注基
双眼皮两年了还能修复吗
陈立勇
陈立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7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双眼皮术后两年通常可修复需考量双眼皮形态问题如宽度差异、弧度不自然等及组织情况如瘢痕、组织粘连等,还需关注患者自身年龄、病史等情况并选择合适手术时机,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修复方案。
盆骨8双顶径9.1能顺吗
冯翠平
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7日
中日友好医院
能否顺产受双顶径、骨盆情况、胎儿因素、产妇因素、医生评估及特殊人群提示等多方面影响,需医生产前全面细致评估综合多因素判断产妇是否具备顺产条件,如胎儿胎位、体重,产妇产力、产道、精神心理状态,产妇年龄、既往病史、生活方式等都会参与评估。
双甘油脂肪酸酯
王相华
王相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5日
山东省立医院
双甘油脂肪酸酯是食品添加剂属多元醇脂肪酸酯类由双甘油和脂肪酸反应制得可在食品中起乳化作用改善面食品质在规定范围和用量内对一般人群安全儿童需注意总摄入量过敏人群食用需谨慎其生产通常是脂肪酸与双甘油在催化剂存在下酯化反应通过优化工艺控制产品质量和结构以满足食品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