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血小板少是什么病

2025年11月10日 05:12:15
王相华
王相华主任医师血液科
山东省立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血小板少的定义与概述

血小板少又称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成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为(100-300)×10⁹/L,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⁹/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少。

常见病因

血小板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血小板生成数量显著减少。这种情况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年轻人若长期接触射线、化学毒物等可能增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老年人则可能因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影响造血干细胞功能。

-骨髓浸润性疾病: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占据正常造血空间,抑制血小板的正常生成。儿童和青少年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血小板破坏过多

-免疫性因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被过度破坏。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者起病前常伴有病毒感染史,如病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血小板减少;成人患者则可能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病。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而出现血小板减少情况。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可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如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血小板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破坏增多;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也可能引发免疫性血小板破坏。不同年龄人群因用药情况不同,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也有所差异,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如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时,脾脏对血小板的滞留和破坏增加,使得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老年人若患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出现脾功能亢进相关的血小板少情况。

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少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远端;口腔黏膜可出现血疱、鼻出血等。儿童患者皮肤瘀点瘀斑可能因活泼好动,碰撞后更易出现。

内脏出血:严重血小板少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泌尿系统出血可出现血尿;颅内出血是血小板少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在老年人或有基础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颅内出血风险更高。

其他:长期慢性血小板少可能导致贫血、乏力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因身体代偿能力不同,乏力等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精神不振等。

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是诊断血小板少的首要检查方法,能明确血小板数量是否低于正常范围。

骨髓穿刺检查:对于血小板少的患者,骨髓穿刺可了解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等情况,有助于鉴别血小板减少是由于生成减少、破坏过多还是其他原因引起。儿童进行骨髓穿刺时需在专业儿科医生操作下进行,尽量减少患儿痛苦。

病因相关检查:如怀疑免疫性因素引起,可进行抗血小板抗体检测;怀疑感染因素,需进行相关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查等。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血小板明显减少伴有出血倾向时,需卧床休息,避免外伤。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加重出血。

针对病因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进行促造血、免疫抑制等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需治疗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必要时可能需进行脾切除手术,但手术需谨慎评估,尤其对于儿童患者需充分考虑手术风险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停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避免血小板进一步破坏。

提升血小板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和禁忌证,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输注血小板: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即将进行手术的血小板少患者,可输注血小板,以迅速提升血小板数量,预防和控制出血,但输注血小板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等问题,需谨慎使用。

血小板少是什么病
王相华
王相华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10日
山东省立医院
血小板少是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正常成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有正常范围其常见病因有血小板生成减少包括造血干细胞异常、骨髓浸润性疾病;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有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及其
血小板低不能吃哪些药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6日
一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能增加血小板低患者出血风险;某些抗生素如磺胺类、氯霉素可致血小板减少,机制或为免疫反应或抑制骨髓造血;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可能因免疫介导致血小板减少;某些降糖药物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也有引起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
苗瞄
苗瞄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6日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细胞偏高原因有感染因素、组织损伤与坏死、血液系统疾病、过敏反应、药物因素、生理因素等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常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致白细胞异常增高;淋巴细胞偏高原因有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炎症、移植排斥反应等传染
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8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因素包括感染相关(多种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免疫性因素(ITP是常见自身免疫性出血病,机制为自身抗体致血小板破坏及生成减少)、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可致血小板减少)、药物因素(某
血小板计数364偏高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364偏高可由生理性因素如年龄、运动、月经导致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导致发现后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儿童、女性、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
请问血小板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由生理性因素如年龄、运动、饮食导致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如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特殊人群中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的血小板计数偏高各有其特点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必要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积压偏高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及积压偏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有关,病理性涉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脾切除术后等,其对不同人群有影响,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和进一步检查评估,生理性轻度偏高调整生活方式,病理性则针对原发病等进行相应处理以保障健康。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有年龄、运动、女性生理周期因素,病理性包括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他疾病(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
血小板计数偏高,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由生理性因素(年龄、运动、饮食)、病理性因素(骨髓增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药物因素导致,儿童需与生理性因素鉴别且感染后病情变化快,老年人要谨慎排查病因,发现血小板计数偏高应及时就医综合评估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血小板计数高咋回事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高可由生理性因素如年龄、运动、月经周期导致,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如骨髓增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慢性疾病、药物因素引起,儿童和老年人出现血小板计数高需分别关注不同情况,发现血小板计数高应及时就医结合相关情况全面评估并完善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血小板计数高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高可由生理性因素如年龄、运动、月经导致也可由病理性因素如骨髓增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还可由药物因素导致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需特别关注要仔细评估或重视。
血小板计数高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高指外周血血小板数超正常范围正常成人为(-)×10⁹/L高于此值为高常见生理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理因素包括骨髓增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危害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出血倾向诊断靠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及其他检查治疗分针对原发病和非药物干
血小板计数偏高一点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偏高一点指略高于正常范围(100-300)×10⁹/L,有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也有病理性因素如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疾病导致,应对需对生理性轻度偏高定期复查血常规,对病理性相关情况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老年人
血小板计数高引起什么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高可致血栓形成相关风险,如动脉血栓可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静脉血栓可致下肢肿胀、肺栓塞等,还可致出血倾向相关情况,如自发性出血、手术或创伤后出血不止,且与骨髓增殖性肿瘤、感染炎症等其他情况关联,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肿瘤表现为血小板计数显
血小板计数偏高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7日
血小板计数偏高定义为成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超正常范围(100-300)×10⁹/L,常见生理性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理性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危害有增加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处理原则分生理性和病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