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鉴别

2025年07月07日 17:59:07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儿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症状鉴别:

普通感冒: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骤,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发热通常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40℃以上。

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体温可达3839℃甚至更高,口腔咽峡部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

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热程12周;咽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2.实验室检查鉴别:

血常规:一般而言,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例如,常见的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白细胞总数常高于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70%。但需注意,部分严重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C反应蛋白(CRP):病毒感染时CRP通常不升高或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10mg/L;细菌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可超过20mg/L,甚至更高,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CRP可能会显著升高。但在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CRP也会升高。

病原学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核酸,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快速明确病毒类型。例如,检测到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可确诊为流行性感冒。

病毒抗原检测:常用免疫荧光法或胶体金法,可快速检测病毒抗原,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能在较短时间内协助诊断流感。

细菌培养: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儿,可取咽拭子、血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种类,并可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比如,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确诊为链球菌性咽炎。

3.其他鉴别:

与过敏性鼻炎鉴别:过敏性鼻炎多在接触过敏原后突然发作,如花粉、尘螨等,症状主要为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涕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与某些急性传染病早期鉴别:如麻疹、猩红热等在发病初期,可能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麻疹早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发热23天后口腔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猩红热发热12天后出现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且有草莓舌等典型表现。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后续症状演变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二、治疗药物:

1.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缓解发热和轻至中度疼痛。

2.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有效控制发热。

三、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一旦出现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因为低龄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不当用药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2.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可能加重,易出现并发症。例如,哮喘患儿感染后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应密切观察病情,按医嘱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肥胖儿童:肥胖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由于其机体代谢特点,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且热程较长。应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与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生活方式建议:

1.饮食:对于所有患儿,应保证营养均衡。年龄较小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较大儿童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部不适。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利于缓解症状。

2.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利于机体恢复。年龄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睡眠时间延长,家长应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较大儿童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减少外出活动,以促进身体康复。

3.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后,减少病菌传播。年龄较小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做好手部清洁。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温水漱口,年龄较大儿童可使用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4.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一般2224℃)和湿度(一般50%60%),有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减轻不适症状。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鉴别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7月07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从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方面入手,症状上普通感冒以鼻部症状为主无或仅有低热等,流感全身症状明显高热,疱疹性咽峡炎急骤发热咽峡部有疱疹,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CRP及病原学检查鉴别;还需与过敏性鼻炎及某
孩子大便粘马桶怎么回事儿科
邓朝晖
邓朝晖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7日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孩子大便粘马桶可能与饮食、消化及其他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注意水分摄入、观察症状严重程度及就医治疗来改善,具体为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保持水分摄入充足,观察孩子症状,若持续不改善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并给予治疗。
三个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范围多少,请问儿科医生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16日
关键点:宝宝身高体重可通过定期测量、与其他宝宝比较、观察行为、注意饮食睡眠判断。如有疑虑,可咨询儿科医生。
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儿科常见病方便实用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2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儿科常见病方便实用,优势有服用方便、口感好、药效稳定、避免交叉感染、便于携带储存。
新生儿科和儿科区别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3月10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和儿科的区别在于服务对象、诊疗范围、医疗技术和病房环境。新生儿科主要服务28天以内的新生儿,诊疗范围包括新生儿常见疾病、危重新生儿救治和先天性疾病筛查等,医疗技术要求高,病房环境严格;儿科服务对象为0-14岁儿童,诊疗范围涵盖儿童各个系统疾病,医疗
儿科在线咨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3月09日
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及建议: 发热:体温超38.5°C用退烧药,多喝水,观察症状,异常就医。 咳嗽和感冒:用加湿器,咳嗽严重要就医,注意手卫生。 腹泻和呕吐:防脱水,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饮料,严重就医。 过敏反应:立即就医,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眼部问题:及时
小儿敷贴疗法治疗多种儿科疾病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2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小儿敷贴疗法是中医疗法,可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遗尿、夜啼等,需注意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和小儿,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同时注意观察小儿反应。
儿科医生告诉你,为什么2岁前要教会宝宝用饮水杯?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20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医生建议2岁前教会宝宝用饮水杯,主要是为了锻炼口腔和吞咽功能、保护牙齿健康、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增强自理能力以及避免过度依赖奶瓶,家长可以通过耐心引导和逐步训练的方式,帮助宝宝逐渐适应。
儿科内分泌科治什么病
袁晓勇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9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儿科内分泌科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家长应关注孩子生长发育,定期体检。
儿科疾病有哪些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4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眼部疾病、耳部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科疾病、内分泌疾病、精神心理疾病15类,不同疾病治疗方法不同,孩子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家
儿科医生不建议用氨溴特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1月13日
氨溴特罗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氨溴索和克仑特罗,可能引起头痛、心悸、手颤等不良反应,还会影响孩子的心跳和血压,对孩子的健康有潜在风险,且为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此儿科医生一般不建议孩子自行使用氨溴特罗。
儿童保健科和儿科的区别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11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保健科和儿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工作内容、服务周期、预防为主和健康教育这几个方面,二者相互协作,共同为儿童健康服务。
儿科常见病有哪些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07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常见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因病而异。家长应注意孩子日常护理,预防疾病发生。
儿科疾病有哪些常见的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2025年01月0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疾病类型多样,包括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孩子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家长也应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
儿科三九贴的相关知识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4年12月19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