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疼是怎么回事
一、肌肉骨骼问题
1.运动损伤
-过度使用:长期进行重复性的手臂运动,如频繁打网球、羽毛球等,可能导致手臂肌肉、肌腱劳损,引发疼痛。例如,网球肘主要是由于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慢性损伤,常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及家庭主妇等,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放射至手臂。
-急性拉伤:突然的剧烈运动,如用力过猛拉扯手臂肌肉或肌腱,可造成肌肉拉伤或肌腱撕裂,导致胳膊疼痛,常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运动时更易出现急性拉伤情况,若本身有关节活动度不佳等问题,发生拉伤风险更高。
2.肩周炎
-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五十肩),女性相对多见。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可累及手臂,表现为肩关节疼痛,逐渐加重,活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胳膊,夜间疼痛往往较为明显,会影响睡眠和日常上肢活动,如穿衣、梳头困难等。
3.颈椎病
-颈椎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压迫神经根时,可引起胳膊放射性疼痛。常见于长期低头工作、伏案学习的人群,年龄上中青年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会增加。除胳膊疼外,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影响手臂的精细运动功能。
二、神经系统问题
1.神经炎
-臂丛神经炎:病因尚不明确,可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表现为一侧胳膊疼痛,疼痛可为刺痛、灼痛等,疼痛范围较广,可伴有手臂无力、肌肉萎缩等,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发病前可能有感染、疫苗接种等诱因。
-尺神经、桡神经或正中神经损伤:外伤、局部压迫等可导致这些神经受损,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胳膊疼痛、麻木等。例如,长期使用鼠标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引发腕管综合征,属于正中神经损伤的一种,表现为手腕及手指麻木、疼痛,可放射至胳膊,多见于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等职业的人群,年龄上中青年较多。
2.脑卒中
-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一侧胳膊突然疼痛、无力、麻木等症状,常伴有面部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行走困难等其他脑卒中相关表现,需紧急就医。
三、其他系统问题
1.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少数情况下,心绞痛可放射至左臂内侧,引起胳膊疼痛,常伴有胸闷、胸痛,疼痛可呈压榨性、闷痛等,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易发生,女性在更年期后发病率相对增加。
-心肌梗死:可出现左臂、左肩等部位疼痛,疼痛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十分钟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是非常危急的情况,需立即抢救。
2.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等,多见于青少年,可出现病变部位的胳膊疼痛,伴有肿胀、肿块,活动受限,病情进展可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
-转移性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手臂骨骼时,也可引起胳膊疼痛,常见于老年人,有原发肿瘤病史的人群需警惕,疼痛逐渐加重,可影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当出现胳膊疼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X线、CT、MRI、肌电图、心电图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