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咯血是怎么回事

咯血的定义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
常见病因
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等。例如支气管扩张,多因支气管壁破坏,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研究表明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约50%-70%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症状。
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是引起咯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结核病灶可侵蚀肺部血管,导致咯血;肺炎,尤其是某些严重的肺炎,炎症累及肺部血管时可出现咯血;肺脓肿,脓肿壁血管破裂可引起咯血。
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因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力也随之增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静脉破裂出血,表现为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咯血。
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咯血;某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累及肺部导致咯血;气管、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较少见的情况也可引起咯血。
临床表现
咯血的量:可分为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100-500ml)和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大于500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300ml)。大量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动脉瘤破裂等情况,大量咯血可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
咯血的颜色:鲜红色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暗红色可见于二尖瓣狭窄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咯血。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肺结核病史、支气管扩张病史等,有无吸烟史、职业接触史等。例如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咯血,需高度怀疑肺结核复发导致咯血。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体征,如肺部是否有啰音等。例如支气管扩张患者肺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湿啰音。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初步了解肺部情况,如肺结核可表现为肺部特定部位的阴影;胸部CT检查对肺部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发现较小的病变,如支气管肺癌在CT上可表现为占位性病变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患者血细胞情况,如血小板减少提示可能有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痰液检查如查找结核菌等有助于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明确咯血的部位、原因有重要价值,可直接观察支气管内情况,对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等有诊断意义。
治疗原则
一般处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以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部加重感染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必要时可进行吸痰等操作。
止血治疗:根据咯血的量选择合适的止血药物,如小量咯血可使用酚磺乙胺等止血药;中等量或大量咯血时可使用垂体后叶素等,但要注意其禁忌证,如高血压、冠心病、妊娠患者禁用垂体后叶素。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肺结核引起的咯血,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如果是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可根据病情考虑抗感染、手术等治疗;如果是支气管肺癌引起的咯血,可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咯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儿童咯血可能与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肺结核等有关。儿童在咯血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咯血导致窒息,且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止血药物等。
老年人:老年人咯血可能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伴发感染等有关。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在治疗咯血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如使用止血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等。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咯血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因为某些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要综合评估咯血的病因和病情,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