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吃避孕药对身体有害吗
一、事前吃避孕药的常见类型及一般影响
(一)复方口服避孕药
1.短期影响
-激素调节方面:复方口服避孕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来达到避孕效果。短期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短期反应,如类早孕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一般在服药初期较常见,多数人在坚持服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从激素水平调节来看,服药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部分女性会出现体重轻微增加的情况,但一般增加幅度较小,通常在5%以内。
-对月经的影响:多数女性的月经会变得规律,月经量可能会减少,痛经症状也可能得到缓解。这是因为药物调节了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过程。不过,也有少数女性可能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一般随着服药时间延长会逐渐适应。
2.长期影响
-健康益处方面:长期规律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对一些疾病有预防作用,例如可以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5年以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可降低40%左右,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可降低50%左右。同时,还可能对痤疮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为它调节了体内激素水平,减少了皮脂腺的分泌。
-潜在风险方面:长期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虽然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但对于有静脉血栓病史、肥胖(体重指数BMI≥30kg/㎡)、高龄(年龄≥35岁)且吸烟的女性来说,风险会显著升高。另外,长期服用还可能对脂质代谢有一定影响,可能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降低,但一般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二)紧急避孕药
1.短期影响
-激素波动影响:紧急避孕药的激素含量较高,服用后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较大波动。最常见的是导致月经紊乱,可能会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一般月经提前或推迟的时间在7-10天左右。部分女性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恶心的发生率约为50%,呕吐的发生率约为20%,而且服用剂量越大,胃肠道反应越明显。
-对排卵的影响:紧急避孕药会干扰排卵,可能会使本次月经周期内的排卵时间发生紊乱,有的女性服药后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排卵情况,但这种影响通常是暂时的,一般在下一个月经周期会逐渐恢复正常的排卵功能。
2.长期影响
-对月经周期的长期干扰: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长期紊乱,有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也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有的女性月经量会明显增多,有的则会明显减少。长期的月经紊乱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增加受孕难度等风险。
-健康风险的潜在累积:由于紧急避孕药的激素含量高,频繁使用可能会对激素调节系统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长期大样本研究表明其会直接导致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从激素调节的角度来看,长期的激素波动可能会增加一些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潜在风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可能会有所升高,但这还需要更多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二、不同人群事前吃避孕药的特殊情况
(一)年轻女性
1.生理特点与影响
-年轻女性生殖系统还在发育阶段,事前吃避孕药可能会对其激素调节产生较大影响。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影响月经初潮后的月经周期稳定性,对于月经初潮不久的女性,可能会使月经周期变得更加不规律。而紧急避孕药对年轻女性月经的干扰更为明显,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长期紊乱,影响其正常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从健康角度考虑,年轻女性如果不是长期有避孕需求,不建议首选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期避孕,而紧急避孕药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不能常规使用,一年使用次数最好不超过3次,因为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对月经和生殖内分泌的不良影响更为突出。
(二)高龄女性(年龄≥35岁)
1.健康风险增加
-高龄女性本身就存在较高的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事前吃复方口服避孕药会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因为复方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使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对于年龄≥35岁且吸烟的高龄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大幅上升。所以高龄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作为事前避孕方法。对于紧急避孕药,高龄女性使用后出现月经紊乱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龄前有所增加,而且由于高龄女性生殖功能逐渐衰退,但仍有受孕的可能,使用紧急避孕药后如果出现月经异常,需要更加谨慎地排查是否有意外妊娠等情况。
(三)有基础疾病的女性
1.高血压女性
-复方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女性,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加重高血压病情。所以有高血压的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事前避孕,而紧急避孕药相对来说对血压的影响较小,但也不建议频繁使用,因为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导致的月经紊乱可能会影响对血压等健康指标的监测。
2.肝脏疾病女性
-复方口服避孕药需要在肝脏代谢,有肝脏疾病的女性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例如,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女性,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后可能会使病情恶化。而紧急避孕药主要也是通过肝脏代谢一部分,所以有肝脏疾病的女性使用紧急避孕药也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的变化。
三、事前吃避孕药的正确使用建议及替代避孕方法
(一)正确使用建议
1.复方口服避孕药
-如果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事前避孕,需要按照正确的服药方法服用,一般是在月经来潮的第1-5天开始服药,每天固定时间服用一片,连续服用21天为一个周期,然后停药7天,接着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服药。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漏服,如果漏服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及时补服,否则可能会影响避孕效果并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的风险。
2.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必须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尽早服用,服用时间越早,避孕效果越好。但是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一年使用次数不宜超过3次,服用后要注意观察月经情况,如果月经推迟超过一周以上,需要及时排查是否有意外妊娠的可能。
(二)替代避孕方法
1.避孕套避孕
-避孕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男性使用避孕套可以阻止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同时,避孕套还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淋病、梅毒等。对于不能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如哺乳期女性、有严重肝脏疾病不能使用避孕药的女性等,避孕套是很好的替代避孕方法。而且避孕套使用方便,没有药物的副作用,不过需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孕套,在性交开始前就戴上,并且在性交过程中避免避孕套破裂或滑脱。
2.宫内节育器避孕
-对于有长期避孕需求且无禁忌证的女性,可以考虑放置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分为含铜宫内节育器和含孕激素宫内节育器等。含铜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发挥避孕作用,避孕效果可达到90%以上;含孕激素宫内节育器除了有避孕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等。不过放置宫内节育器需要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并且放置后需要定期复查宫内节育器的位置等情况。对于一些有子宫畸形、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等情况的女性不适合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
3.自然避孕法
-自然避孕法主要是通过监测女性的月经周期、基础体温等来推测排卵期,从而避开排卵期进行性生活达到避孕目的。例如,基础体温法是通过监测清晨醒来后未进行任何活动时的体温变化来推测排卵时间,一般在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但是自然避孕法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避孕成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80%左右,而且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这种方法不太适用,所以仅适合月经周期非常规律的女性作为一种辅助避孕方法,不建议作为主要的避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