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性动脉瘤与假性动脉瘤的区别

一、定义差异
真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的全层(内膜、中膜、外膜)受损,导致局部膨出扩张,瘤体包含动脉壁的所有层次;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破裂后,血液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血肿,与动脉腔通过破口相通,瘤体不包含完整的动脉壁结构,由纤维组织、血块等包裹而成。
二、病因区别
真性动脉瘤:多与动脉硬化、感染(如细菌性动脉瘤)、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如马方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相关,老年人因动脉硬化发生率较高;
假性动脉瘤:主要由外伤(如锐器伤、医源性操作损伤血管等)引起,外伤导致血管破裂后形成血肿与血管腔相通。
三、病理结构特点
真性动脉瘤:瘤体具有动脉壁的三层结构,扩张呈梭形或囊状,瘤腔与正常动脉腔连续;
假性动脉瘤:无完整动脉壁结构,瘤体由周围组织包裹的血肿构成,瘤体与动脉之间有一破口相通。
四、超声表现不同
真性动脉瘤:超声下可见动脉壁呈局限性梭形或囊状扩张,内径超过正常动脉管径1.5倍以上,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有血流信号,血流呈层流状态;
假性动脉瘤:超声可见瘤体与动脉之间有一通道(破口),瘤体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信号,呈“漩涡征”,瘤体周围常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的血肿。
五、治疗要点
真性动脉瘤:治疗多需手术干预,如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术等,针对病因如控制动脉硬化、抗感染等;
假性动脉瘤:较小的假性动脉瘤可尝试压迫止血,较大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或手术修复,外伤导致者需先处理外伤因素。
六、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动脉硬化是真性动脉瘤的常见病因,需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外伤导致的假性动脉瘤在老年人中也可能发生,需避免外伤风险;
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因素导致的真性动脉瘤需关注遗传疾病相关表现,假性动脉瘤较少见,多由外伤引起,需加强外伤防护;
女性: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一般与真性、假性动脉瘤无直接关联,但妊娠期间血压变化等可能影响血管状态,外伤导致的假性动脉瘤无性别差异;
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风险高,易发生真性动脉瘤,需严格控制血糖;有血管操作史者需警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发生,术后需密切观察血管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