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乳房导管内癌
乳房导管内癌是什么
乳房导管内癌是乳腺癌的一种非浸润性癌,属于原位癌的范畴。
一、病理特征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间质浸润。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导管内有癌细胞增生,细胞形态多样,可呈实性、筛状、乳头状等生长方式。
二、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乳腺筛查(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发现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等,但乳头溢液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乳腺疾病也可能有此表现。
-乳房肿块:有些患者可触及乳房内肿块,但相对来说,乳房导管内癌触及肿块的情况不如浸润性乳腺癌常见。
发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50岁的女性,不过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这与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环境等多种因素可能相关,比如一些女性长期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等情况可能影响内分泌,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三、诊断方法
乳腺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可发现导管内钙化灶,这是乳房导管内癌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钙化灶可呈颗粒状、线样等不同形态。
-乳腺超声:能观察到导管内的异常回声情况,有助于发现导管扩张及内部的占位性病变。
病理活检:是确诊乳房导管内癌的金标准。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癌细胞的形态及病变性质。
四、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局部切除术:对于适合的患者,可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等局部手术方式,切除病变的乳腺组织,尽量保留乳房的外形。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病变较局限的患者。
-乳房单纯切除术:如果病变范围较广等情况,可能需要行乳房单纯切除术。但随着乳腺美容外科的发展,对于合适的患者,在充分评估后,也可以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考虑更具美容效果的手术方式。
术后辅助治疗:一般来说,乳房导管内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放疗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例如,如果存在高危复发因素(如年轻患者、癌组织分级高、有广泛导管内癌成分等),可能需要辅助放疗等治疗来降低复发风险。
五、预后情况
乳房导管内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因为它是原位癌,未发生浸润转移,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复发风险相对浸润性乳腺癌较低。但患者仍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复查,包括乳腺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很关键,比如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