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吃什么药

一、对症治疗药物
(一)止咳药物
1.右美沙芬: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中枢性镇咳作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右美沙芬能有效减轻咳嗽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喷托维林:具有中枢及外周性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有局部麻醉作用,对呼吸道黏膜有轻度的局麻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头晕等,应密切观察。
(二)平喘药物
1.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₂受体激动剂,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₂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含量增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缓解感冒引起的气喘症状,一般人群使用较为安全,但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心悸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2.氨茶碱: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舒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和胆管。能有效缓解气喘症状,但氨茶碱的治疗窗较窄,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对其耐受性不同,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儿童使用时尤其要注意剂量计算准确。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与环境
1.感冒引起咳嗽、气喘时,充足的休息非常重要。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建议7-8小时,儿童可能需要更多。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室温保持在22-25℃较为合适,湿度保持在50%-60%,这样有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气喘症状。
(二)饮食调整
1.多喝水,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成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缓解咳嗽症状。饮食上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气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感冒引起咳嗽、气喘时,应更加谨慎用药。对于止咳药物,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中枢性强的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能会对儿童的呼吸中枢产生一定影响,可优先选择一些安全性较高的非药物干预,如通过拍背帮助排痰等。对于平喘药物,沙丁胺醇等β₂受体激动剂在儿童中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准确调整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心率加快等情况。
(二)老年人
1.老年人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时,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使用氨茶碱时,更容易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所以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电图等指标。在非药物干预方面,休息时要注意选择舒适的体位,如有气喘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呼吸通畅。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同时避免进食过饱,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三)孕妇
1.孕妇感冒咳嗽、气喘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在选择止咳平喘药物时,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进行。例如右美沙芬在孕妇中的使用需要权衡利弊,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通过吸入温热湿润的空气来缓解气喘等。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为咳嗽、气喘而产生焦虑情绪,这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都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