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容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
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遗传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例如,若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孕妇体内的基因携带了易患糖尿病的潜在倾向,在妊娠期间,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就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
肥胖或超重的孕妇
体重指数(BMI)≥24的肥胖或超重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过多的炎症因子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使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从而影响血糖的代谢。比如,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体内,使得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血糖转运到细胞内进行代谢,进而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年龄较大的孕妇
年龄≥35岁的孕妇属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胰岛素的分泌及作用可能会发生变化,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而且,随着年龄增加,其他一些与代谢相关的生理变化也会发生,使得在妊娠期间更容易出现血糖失控的情况。
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
曾经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因为之前妊娠时已经出现过血糖调节异常的情况,身体的代谢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再次妊娠时,身体的代谢负担和激素变化等因素更容易诱发血糖升高。
有妊娠相关疾病的孕妇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妊娠相关疾病的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的问题,在妊娠期间,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增加了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
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
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高热量饮食会使孕妇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等,超出身体的代谢负荷,而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率降低,血糖更容易在体内堆积。例如,孕妇经常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蛋糕、油炸食品等,同时又很少进行适当的活动,那么身体对血糖的处理能力就会下降,容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温馨提示:对于上述容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在妊娠期间应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情况,定期进行产检,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的检测。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等),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