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宝宝一岁七个月身高体重标准值

2025年10月30日 21:26:03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儿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男宝宝一岁七个月身高体重标准值

身高:正常范围一般在76.6~88.0cm之间,平均身高约为82.3cm。身高是反映宝宝骨骼发育等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受到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决定了宝宝身高的潜在范围,若父母身高较高,宝宝身高有向正常范围内较高值发展的趋势;良好的营养供应,包括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摄入,对骨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生长激素等激素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若宝宝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问题,可能会影响身高的正常增长。

体重:正常范围通常在9.0~14.0kg之间,平均体重约为11.5kg。体重反映了宝宝营养状况和机体的总体发育情况。合理的饮食摄入是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的关键,宝宝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活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能保障体重正常增长。如果宝宝存在喂养不当,如摄入过少或不均衡,可能导致体重偏低;而过度喂养则可能使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增加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二、女宝宝一岁七个月身高体重标准值

身高:正常范围一般在75.4~86.4cm之间,平均身高约为80.9cm。同样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影响。遗传方面,若母亲身高相对较矮,宝宝身高可能倾向于正常范围内较低值;营养上,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保证身高正常增长的基础,缺乏必要营养素会阻碍身高发育;内分泌因素中,正常的激素分泌对身高增长起促进作用,异常则可能影响身高。

体重:正常范围通常在8.6~13.2kg之间,平均体重约为10.9kg。体重受饮食摄入情况影响较大,合理喂养是维持体重正常的关键。饮食中营养成分不足会使体重偏低,而过度喂养易造成体重超标,体重异常无论是过低还是过高都可能提示宝宝存在健康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宝宝的喂养和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就医评估。

三、影响宝宝身高体重的因素及相关建议

遗传因素:遗传对宝宝身高体重有一定影响,父母可根据自身的身高体重情况大致推测宝宝的生长范围,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家族中有一些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疾病等情况,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指标。例如家族中有身材矮小的遗传倾向相关疾病,应定期带宝宝监测身高体重,并在早期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

营养因素

-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宝宝的身高体重增长都依赖于蛋白质的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例如每天保证一定量的鸡蛋摄入,能为宝宝提供优质蛋白质。但要注意适量,过多摄入蛋白质也可能加重宝宝肾脏等器官的负担。

-钙:对骨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钙可能影响身高增长。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像牛奶、酸奶等,一岁七个月的宝宝每天可以保证300~400ml的奶制品摄入。同时,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宝宝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助于自身合成维生素D。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宝宝提供能量,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活动的必要物质。但要注意合理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肥胖。应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全麦面包等,脂肪选择优质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等。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会影响宝宝的身高体重,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宝宝患有这些疾病,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或身体消耗增加,从而影响身高体重增长。若宝宝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或异常情况,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反复腹泻、咳嗽等,应及时就医,排查疾病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运动因素: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宝宝骨骼的生长和肌肉的发育,从而有利于身高体重的正常增长。可以鼓励宝宝进行适合的运动,如爬行、走路、简单的户外活动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对宝宝身体造成损伤。例如让宝宝在安全的户外环境中自由玩耍、奔跑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促进身高体重的良好发育。

8个月宝宝咳嗽怎么办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中日友好医院
观察8个月宝宝咳嗽情况需看频率、程度及伴随症状,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适当给宝宝增水,咳嗽时将宝宝抱呈半卧位,若咳嗽不缓解或有呼吸急促等情况要立即就医,8个月宝宝护理要避过敏原、科学喂养,用加湿器注意定期清洁。
宝宝一岁七个月身高体重标准值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一岁七个月身高体重有男女标准值,身高受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体重也受这些因素及饮食摄入影响,遗传可推测生长范围但非绝对,营养方面蛋白质、钙、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宝宝生长重要,疾病会影响身高体重,适当运动利于身高体重正常增长,若宝宝身高体重增长异常
宝宝晚上不睡觉应该怎么办
郑桂芬
郑桂芬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上海市同济医院
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需注意温度湿度保持在合适范围、晚上拉窗帘营造黑暗环境、保持卧室安静可用白噪音机;建立规律作息要安排白天活动和小睡时间、固定晚上睡觉时间形成生物钟;关注身体需求要避免宝宝晚上过饱过饿、检查身体舒适情况;安抚方式可选择轻拍或语言安抚;特殊情况如
请问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王亚军
王亚军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排查宝宝晚上不睡觉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排查环境因素,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及减少噪音并可用白噪音机辅助;二是调整日常作息,合理安排白天活动避免临近晚上过度兴奋,建立固定睡前流程;三是关注饮食因素,晚餐要合理避免过饱过饿及刺激性饮品;四是检查
宝宝夜晚不睡觉怎么办
武广云
武广云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宝宝夜晚不睡觉可从排查生理需求是否满足(包括饥饿、尿布不适)、营造适宜睡眠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声音)、建立规律作息(白天小睡安排、夜晚固定入睡流程)、排查身体不适情况(腹胀腹痛、出牙不适)及特殊人群婴儿温馨提示(注意安全科学,长期不睡觉伴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呀
郑朝光
郑朝光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浙医二院
排查宝宝夜间不睡觉需先排查生理因素如饥饿过饱、尿布不适、环境温度不适,再建立规律作息包括白天适当活动、固定睡前程序,还要排查胃肠不适等疾病因素及关注宝宝情绪如缺乏安全感、过度兴奋。
宝宝晚上不睡觉
刘晓燕
刘晓燕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长沙市中心医院
宝宝夜间不睡觉可能由生理因素如饥饿过饱、尿布不适、环境温度不适、出牙期不适,睡眠习惯问题如白天睡眠过多、睡前过度兴奋,疾病因素如消化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引起新生儿要密切观察呼吸等情况较大宝宝要注意心理需求并依年龄调整护理措施遵循安全原则。
宝宝夜里不睡觉怎么办
潘昊
潘昊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宝宝夜间不睡觉可从排查生理需求是否满足(包括饥饿、过饱、尿布不适)、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光线、温度、氛围)、建立规律睡眠作息(白天适当活动、固定睡前程序)、排查疾病因素(维生素D缺乏、其他疾病)等方面入手,宝宝个体差异大,早产儿等特殊宝宝需细致观察,多种方法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好
李贵庆
李贵庆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宝宝晚上不睡觉可先排查生理需求是否满足,包括饥饿过饱、尿布不适、环境温度不适,再营造良好睡眠氛围,调整光线、保持安静,还可安抚宝宝情绪,轻拍哼唱,考虑是否疾病影响,排查常见疾病,建立规律作息,白天适当活动、固定bedtime流程,关注个体差异遵循儿科安全护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啊
张丽容
张丽容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宝宝晚上不睡觉可先排查生理需求是否满足,包括是否饥饿过饱、尿布是否不适、环境温度是否适宜,再营造良好睡眠氛围,如固定bedtimeroutine、营造安静舒适环境,还需考虑身体是否不适,像腹胀腹痛、出牙不适等,关注作息规律,调整白天睡眠时间、建立睡眠觉醒规
男宝宝最晚什么时候会说话
陈丹医生
陈丹医生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天津市儿童医院
男宝宝最晚18个月左右应能说简单字词但有个体差异,影响因素有遗传、环境、听力、神经系统发育,促进建议有营造丰富语言环境、鼓励模仿、关注听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超24个月未说出有意义单词或明显落后同龄儿需及时就医评估干预。
男宝宝最迟什么时候说话
同毓龙医生
同毓龙医生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男宝宝说话最迟不超三岁超三岁需重视,影响因素有语言环境、听力问题、神经系统发育、自闭症等心理行为问题,家长要创造丰富语言环境、定期查听力,说话明显迟于正常范围要带宝宝就医评估,有问题及时干预康复,有异常及时求专业医生帮助。
宝宝高热惊厥的表现
郑春华
郑春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宝宝高热惊厥多发生于月龄至岁儿童体温突升时发作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或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身体表现为四肢抽动可对称或单侧面色可改变发作后意识渐恢复部分有短暂嗜睡若由感染等致还伴原发疾病表现家长需冷静将宝宝侧卧防误吸及
两个月宝宝三天没拉大便怎么办
黄玉红
黄玉红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观察两个月宝宝三天没拉大便时首先要看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般状况若精神好吃奶正常无腹胀呕吐等可能是攒肚可尝试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和刺激肛门(用干净棉签蘸少量温水轻刺激肛周引排便反射)若伴有精神萎靡吃奶差腹胀明显呕吐
宝宝发烧酒精降温方法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中日友好医院
宝宝发烧不建议用酒精降温因其易致酒精中毒等风险,正确降温方法有适当减少衣物被褥、温水擦浴,要监测体温与病情、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特殊人群宝宝需注意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且新生儿发烧应立即就医要选适合宝宝安全有效的降温方式。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