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困的要死却睡不着怎么办

2025年11月04日 21:29:00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营造适宜睡眠环境

温度:保持卧室温度在20~25℃较为适宜,这个温度范围能让人感觉舒适,有助于入睡。研究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干扰睡眠,例如当室温高于28℃时,人体会感觉燥热,难以进入睡眠状态;而室温低于18℃时,会因寒冷而影响睡眠质量。

光线:确保卧室黑暗,可使用遮光窗帘等。光线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明亮的光线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人体入睡的重要激素。如果有灯光漏进卧室,可以使用眼罩等物品来阻挡光线。

噪音:尽量减少噪音干扰,可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例如,对于有交通噪音的环境,耳塞可以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对睡眠的影响;白噪音机发出的均匀声音能够掩盖其他杂乱噪音,营造出利于睡眠的环境。

二、调整生活方式

日间活动

-适量运动:白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应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晚上更好地入睡,但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兴奋状态,会影响入睡。一般来说,下午或傍晚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比较合适。

-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避免在下午及晚上摄入咖啡因,如咖啡、茶、巧克力等,同时也要避免吸烟,因为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

睡前习惯

-建立固定睡前程序:例如每天固定时间洗漱、泡脚等。睡前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放松身体,一般水温保持在40~45℃,时间15~20分钟比较适宜。洗漱等程序可以让身体进入准备睡眠的状态,形成生物钟,有助于入睡。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所以在睡前1小时应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果需要使用,可以使用蓝光滤镜等功能来减少蓝光影响。

三、心理调节方法

放松技巧

-深呼吸:躺在床上,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缓呼气,重复几次。深呼吸可以放松身体的紧张感,每分钟呼吸频率保持在6~8次左右,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从脚部到腿部、腹部、上肢、脸部等。通过先紧张肌肉再放松,能让身体感受到明显的放松差异,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利于入睡。

减轻心理压力:如果存在心理压力,可以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把内心的担忧和压力写出来,然后分析解决办法。或者进行冥想,每天冥想15~20分钟,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让心情平静下来,从而改善睡眠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睡眠环境需要更加精心营造,卧室温度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日间应保证适量活动,但不要在睡前过于兴奋。同时,家长要帮助儿童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讲睡前故事等,而且要注意儿童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和食物。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其睡眠姿势,保证呼吸通畅,并且要关注儿童的情绪,避免因心理压力影响睡眠,如避免在儿童睡前批评等。

老年人: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可能有所不同,营造睡眠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例如确保卧室地面无杂物,防止摔倒。日间活动要适度,避免长时间午睡影响夜间睡眠。在心理调节方面,要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家人要多给予陪伴和关心,帮助老年人缓解可能存在的孤独等心理问题。老年人也应避免在睡前大量饮水,以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

如果通过以上非药物干预方法长时间仍无法改善睡眠状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疾病等其他导致失眠的原因,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症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失眠,需要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困的要死却睡不着怎么办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04日
中日友好医院
营造适宜睡眠环境需保持卧室温度在合适范围、确保黑暗无光线干扰、减少噪音;调整生活方式要日间适量运动、避免下午及晚上摄入咖啡因和尼古丁、建立固定睡前程序且睡前1小时不使用电子设备;心理调节可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放松及写日记、冥想减轻压力;儿童睡眠环境要
如何治疗吞咽困难?
陈玉静
陈玉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03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先需由专业医疗人员全面评估吞咽困难原因,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非药物干预有饮食调整(针对不同食物困难者调整食物稠度、添加增稠剂等)、吞咽训练(口腔运动、吞咽动作、呼吸训练),针对不同病因如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肿瘤、食管狭窄等有相应干预,特殊
入睡困难如何调理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1日
中日友好医院
改善睡眠可从多方面着手,改善睡眠环境需保障卧室黑暗舒适、保持适宜温度、减少噪音;调整生活方式要规律作息、避免日间过长午睡、适度运动且避免临近睡前剧烈运动;饮食调节要避免睡前刺激性食物饮品,适量食用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心理调节需缓解压力焦虑、营造良好心态;如有
容易犯困嗜睡是什么原因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7日
中日友好医院
犯困嗜睡可能由多因素引起,睡眠因素包括睡眠不足(青少年易因学业、老年人因睡眠结构变化等致睡眠不足)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老年高发,男性肥胖者更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疾病因素有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性睡病各年龄段可发病,脑血管疾病中老年高发)、内分泌
总感觉困是怎么回事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5日
中日友好医院
睡眠相关因素包括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儿童青少年因学习压力等、成年人因工作等、老年人因睡眠结构改变易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年龄段患者因夜间呼吸暂停等致白天嗜睡);疾病因素有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性睡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致白天嗜睡)、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怎么缓解
樊瑛
樊瑛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4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排查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原因及缓解包括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后和情绪过度激动可通过休息、深呼吸缓解,病理性因素如呼吸系统的支气管哮喘、肺炎和心血管系统的冠心病、心力衰竭需分别采取对应措施缓解,日常预防包括生活方式上合理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和环境方面保持居住环境空
胸口闷呼吸困难什么引起的
宋志芳
宋志芳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3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胸口闷呼吸困难原因多样涉及多系统,心血管系统相关有冠心病致冠脉粥样硬化使心肌缺血缺氧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等,心力衰竭因心脏结构功能受损致泵血充盈低下有不同心衰表现;呼吸系统相关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接触过敏原等诱发有发作性哮鸣音呼气性呼吸困难,COPD
痰堵在喉咙口呼吸困难怎么回事
何洁
何洁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9日
中日友好医院
痰堵喉咙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等;伴随症状有发热、咳嗽、胸痛等;紧急处理措施包括体位调整、清除痰液(咳嗽排痰、吸痰);就医建议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伴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等要立即送医
犯困睡不醒浑身没劲酸软无力是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8日
犯困睡不醒浑身没劲酸软无力可能由睡眠因素如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疾病因素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营养因素如营养不良、其他因素如缺乏运动、环境因素如高温或低氧环境等引起不同人群有相应表现。
困了怎么提神
邵自强
邵自强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3日
中日友好医院
提神可通过运动提神,如简单肢体运动和有氧运动;视觉刺激提神,包括眺望远方和强光刺激;嗅觉刺激提神,有闻薄荷精油和咖啡香味;饮食提神,可摄入含咖啡因食物和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呼吸调整提神,包含深呼吸和闻香深呼吸,运动要注意自身状况,视觉刺激注意强度时间,嗅觉
呼吸困难的治疗
赵瑞贞
赵瑞贞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2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呼吸困难治疗首先要明确病因,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与体位调整、氧疗,针对心源性呼吸困难要治疗心力衰竭、控制基础心脏病,肺源性呼吸困难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稳定期戒烟、康复锻炼、长期家庭氧疗,肺炎用合适抗感染药物及对症
男人瞌睡多总是犯困是什么原因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09日
睡眠障碍相关原因包括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男人长期熬夜工作学习等致睡眠不足质量差,年轻人易因熬夜娱乐犯困,应对是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环境、睡前避免用电子设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男性尤其是肥胖男性风险高,随年龄增长风险增加,应对是肥胖者减重、就医检查及用C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上不来气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08日
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可能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系统疾病(如贫血、焦虑症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检查心率、心律、呼吸频率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气分析、
头晕脑胀四肢无力,犯困,想吐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03日
可能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如睡眠不足或质量差、过度疲劳、低血糖、低血压,病理因素如感冒、颈椎病、内耳疾病、脑部疾病,应对建议有非药物干预的休息调整、饮食调节、环境调整,就医建议包括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需及时就医及就医检查项目有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头颅C
头晕乏力四肢无力犯困没精神头胀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03日
头晕乏力四肢无力犯困没精神头胀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缺乏运动、营养不良引起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贫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生活方式调整需睡眠管理保证充足规律睡眠、运动锻炼选合适方式、营养均衡保证饮食多样化疾病相关应对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