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腋臭?

腋臭是什么
腋臭也叫臭汗症,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经分解后产生臭味。
病因机制
顶泌汗腺因素: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初始是无菌的,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汗液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氨,从而形成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质,导致腋臭产生。顶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通常在青春期开始活跃,所以腋臭多在青春期后较为明显,这与年龄因素相关,青春期前一般较少出现腋臭。
遗传因素:腋臭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一方有腋臭,子女患腋臭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涉及到相关基因的遗传模式。
微生物因素:腋窝部位存在多种微生物,如葡萄球菌等,这些微生物参与了汗液的分解过程,不同个体腋窝处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可能影响腋臭的严重程度,而个人的卫生状况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腋窝处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比如不经常清洁腋窝,会导致微生物滋生增多,加重腋臭。
临床表现
气味表现:患者腋窝等部位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在运动后、夏季等出汗较多的情况下,气味往往会加重。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多汗的情况,因为汗液分泌增多会促进微生物分解,从而加重腋臭,多汗也与个人的汗腺功能以及生活习惯等有关,比如喜欢运动的人可能更容易多汗进而加重腋臭。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腋窝等部位是否有异常臭味,以及结合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青春期患者,有家族腋臭史,出现腋窝异味等表现要考虑腋臭可能。
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腋臭,但有时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异味情况。
治疗与预防
非手术治疗:包括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更换衣物,保持腋窝清洁干燥;可以使用一些止汗剂、除臭剂等,止汗剂可以减少汗液分泌,除臭剂可以掩盖异味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但止汗剂等的使用要考虑个体皮肤状况,比如敏感皮肤的人可能需要选择温和的产品;还可以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减轻腋臭,但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要注意可能引起的皮肤刺激等问题。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腋臭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腋臭切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创伤和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身体还在发育中,手术要谨慎考虑,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对其身体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如果怀疑有腋臭,要先考虑非侵入性的方法,因为儿童皮肤娇嫩,尽量避免过早进行有创伤的治疗,以观察和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督促儿童保持腋窝清洁等;对于妊娠期女性,若有腋臭问题,也要以不影响胎儿为前提,选择相对安全的改善方式,如注意清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