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嚼东西牙疼不嚼不疼

2025年10月22日 05:05:53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普外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解释

(一)龋齿

1.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喜食甜食等易患龋齿。青少年和成年人也可能因口腔清洁不到位等引发。

2.生活方式:长期高糖饮食、口腔卫生差(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增加龋齿风险。龋齿时,龋坏部位的牙本质暴露,当咀嚼食物时,食物刺激到牙本质内的神经末梢,就会出现嚼东西牙疼,不嚼时可能疼痛不明显。龋洞初期可能只是对冷、热、甜、酸等刺激敏感,随着龋洞加深,咀嚼时的机械刺激会引发疼痛。

(二)牙本质过敏

1.年龄:中老年人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牙龈退缩、牙齿磨耗等情况增多,牙本质暴露的概率增加。但年轻人如果有不良刷牙习惯(如用力横刷)、频繁洗牙等也可能导致牙本质过敏。

2.生活方式: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如拉锯式刷牙)会破坏牙釉质,导致牙本质暴露;长期食用过硬的食物会加速牙齿磨耗,使牙本质暴露;频繁洗牙可能导致牙龈退缩,牙本质暴露。当牙本质暴露后,咀嚼时牙齿受到机械刺激,刺激传导到牙髓,引起疼痛,不嚼东西时刺激较小,疼痛可能不明显。

(三)牙髓炎

1.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常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儿童也可能因乳牙龋齿引发牙髓炎。

2.病史:有龋齿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人群风险更高。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在咀嚼时可能因温度、机械刺激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可缓解;不可复性牙髓炎在咀嚼时疼痛较为明显,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不嚼东西时也可能有隐痛等情况。炎症导致牙髓腔内压力增高,咀嚼时的压力变化会进一步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疼痛。

(四)牙根尖周炎

1.年龄: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

2.病史:有牙髓病史、曾受过外伤等情况的人易患。牙根尖周炎时,根尖周组织有炎症,咀嚼时牙齿受力,会将压力传导到根尖周组织,引起疼痛,不嚼东西时炎症刺激相对较轻,疼痛可能不显著。炎症会导致根尖周组织充血、水肿,咀嚼时的机械力加重局部刺激,从而引发疼痛。

(五)牙齿隐裂

1.年龄:中老年人相对多见,因为牙齿长期咀嚼磨损等。但年轻人如果有咬硬物的习惯也可能出现牙齿隐裂。

2.生活方式:经常咬硬物(如咬坚果、咬笔等)会增加牙齿隐裂的风险。牙齿隐裂后,裂纹处的牙体组织在咀嚼时受到应力集中,刺激牙髓或牙周组织,导致疼痛,不嚼东西时应力相对较小,疼痛可能不明显。隐裂较浅时可能仅表现为咀嚼时的轻微疼痛,随着裂纹加深,疼痛会逐渐加重。

二、应对建议

(一)及时就医检查

1.儿童: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口腔情况,若儿童出现嚼东西牙疼不嚼不疼的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因为儿童龋齿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恒牙发育等。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

2.成年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尽快到口腔科就诊,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视诊、探诊、牙髓活力测试等,以确定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二)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1.龋齿:如果是龋齿,医生会根据龋坏的程度进行充填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充填材料填充龋洞。对于儿童龋齿,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考虑儿童的配合度等情况。

2.牙本质过敏:可以通过使用脱敏牙膏来缓解症状,也可以进行激光脱敏、药物脱敏等治疗。如果是刷牙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牙本质过敏,要纠正刷牙方式。

3.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一般通过安抚治疗保存牙髓,不可复性牙髓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然后填充根管等。

4.牙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消除根尖周的炎症,首先要开髓引流,缓解根尖周的压力,然后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

5.牙齿隐裂:根据隐裂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隐裂较浅时可进行充填治疗并调整咬合;隐裂较深可能需要做全冠修复等。

总之,嚼东西牙疼不嚼不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对牙齿造成损害。

嚼东西牙疼不嚼不疼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2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嚼东西牙疼不嚼不疼可能由龋齿、牙本质过敏、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相关原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等有关应及时就医检查儿童需家长密切关注成年人应尽快就诊根据病因采取如龋齿充填治疗牙本质过敏用脱敏牙膏等相应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避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怎么缓解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疼可能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咬合关系紊乱、精神紧张、单侧咀嚼等有关)、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受病原体感染引发)、腮腺炎(病毒或细菌感染致腮腺炎症)等原因引起,儿童需注意牙齿发育及是否有发热等情况、老年人恢复慢且要防烫伤及及时排查严重疾病、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后脑就疼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后脑就疼可能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颈椎病、耳部疾病等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咬合、精神、创伤因素有关,表现为咀嚼时耳前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颈椎病因颈椎退变、慢性劳损致颈椎病变刺激压迫神经,出现颈部疼痛并放射至耳部附近后脑等,伴上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咋办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可能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耳部炎症、腮腺炎等原因引起,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为什么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可能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耳部疾病牵涉痛、腮腺炎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因关节结构异常等致咀嚼时刺激病变部位疼痛且可伴关节弹响等表现,中耳炎因中耳炎症刺激牵涉耳根,外耳道炎因炎症刺激周围神经致咀嚼时牵扯疼痛,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引起具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怎么呢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常见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其因咀嚼肌功能紊乱、关节结构异常所致,应对是改不良咀嚼习惯、局部热敷;还可能是耳部疾病,外耳道炎因细菌感染、中耳炎因炎症刺激引发,应对是外耳道炎要清洁干燥、中耳炎需及时就医治疗;也可能是牙齿问题,龋齿严重因细
一嚼东西耳朵里面就疼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1日
一嚼东西耳朵里面就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外耳道异物等引起,外耳道炎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中耳炎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外耳道异物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检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就疼怎么回事
谢雯
谢雯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1日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一嚼东西耳根附近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其病因有精神因素咬合因素创伤因素表现为耳根附近疼伴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耳部疾病中外耳道炎病因有皮肤外伤和积水表现为外耳道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等中耳炎病因有呼吸道感染蔓延和污水进入中耳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
咀嚼钙片可以吞服吗
陈骁
陈骁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5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
咀嚼钙片通常可吞服但一般建议咀嚼后服,儿童因吞咽能力等问题更宜咀嚼后服,成人可据自身情况选但咀嚼后服利吸收,特殊病史人群如胃肠道疾病者更适合咀嚼后服,从吸收角度看咀嚼后服因颗粒小与消化液接触面积大吸收更快。
咀嚼的钙片可以吞服吗
林顺福
林顺福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5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一般来说咀嚼片可吞服但咀嚼服有优势其经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利于药物在胃肠道迅速分散溶解更快吸收发挥药效不过特殊人群有不同情况低龄儿童难掌握咀嚼技巧强行吞服影响吸收且口感可能不如咀嚼片老年人有吞咽困难等问题吞服有哽噎风险此时可能更适合咀嚼后少量水送服大多数情况下
嚼硬的东西牙疼的原因
张卫群
张卫群主任医师
2025年09月30日
山东省立医院
牙齿咀嚼硬东西牙疼的原因包括牙齿本身问题如龋齿致细菌侵蚀传导刺激牙髓、牙髓炎由龋齿发展刺激发炎牙髓、牙隐裂因牙齿结构等致受力不均刺激、根尖周炎因牙髓炎扩散刺激根尖组织,牙周组织问题如牙龈炎因局部刺激致牙龈发炎、牙周炎因牙龈炎发展致牙周组织破坏,还有咬合创伤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儿童用法用量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9月24日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2岁儿童剂量为一次1片每日1次,3-5岁为一次1片每日1次,肝功能不全儿童使用需谨慎且由医生评估,肾功能不全儿童轻、中度无需调量重度需医生评估,用药时要确保正确服用、观察反应并将药放儿童接触不到处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小孩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9月24日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儿童哮喘预防和长期治疗及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不同年龄段儿童使用有相应考量,与儿童运动、过敏季节生活关联,有循证依据支持,特殊儿童群体使用需注意相关事项,儿童使用时家长要遵医嘱并注意相关温馨提示。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儿童咳嗽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9月24日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是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气道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减轻气道炎症等缓解儿童因哮喘相关或变应性鼻炎引发的咳嗽,儿童使用需注意年龄、个体、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等事项,儿童咳嗽治疗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时才在医生指导下谨慎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儿童吃了两片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09月24日
儿童刚误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片时,需立即观察其有无不适表现及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尽快联系儿科医生或就医并告知相关情况,后续持续观察儿童精神、饮食等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再就医,妥善保存剩余药物,保证儿童充足休息并关注其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信息。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