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霉素皮试流程

一、皮试前准备
1.患者评估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发热、皮疹等可能影响皮试结果判断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了解其出生后的健康状况、既往是否有类似皮试的经历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局部皮肤情况:检查拟进行皮试部位的皮肤,确保无破损、炎症、湿疹等情况。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更要仔细观察局部皮肤状态,选择合适的皮试部位。
2.物品准备:准备好青霉素皮试液(浓度通常为200-500U/mL)、注射器(一般为1mL无菌注射器)、75%乙醇消毒液、无菌棉签等物品。
二、皮试操作步骤
1.核对与消毒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用75%乙醇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旋转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约5cm,待乙醇干后进行操作。儿童患者消毒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皮内注射
-抽取适量青霉素皮试液,排尽空气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缓慢注入皮试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直径约6-8mm的皮丘。注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防止乱动影响操作。
三、皮试后观察与记录
1.观察时间
-注射后嘱患者原地休息,一般在15-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观察时间可适当关注其反应,但仍遵循15-20分钟的大致观察时段。
2.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瘙痒,严重时可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全身症状。对于儿童患者,阳性表现可能更难准确判断,需结合其整体反应综合评估。
3.记录与告知
-将皮试结果准确记录在病历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皮试结果。如果皮试阳性,绝对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其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以便在后续治疗中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对于儿童患者,要向家属具体分析皮试结果的意义以及后续用药的注意事项,给予家属人文关怀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