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检总蛋白偏低怎么办?

一、了解总蛋白的正常范围及偏低的可能原因
(一)正常范围
孕期总蛋白的正常范围一般在60~80g/L之间,不过不同医院因检测方法等可能会有slight差异。
(二)偏低的可能原因
1.生理性因素
-孕期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可能导致总蛋白相对偏低,这种情况在孕中晚期比较常见,因为孕期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等需求,血容量会逐渐增加,一般增加30%~45%左右,血液稀释就可能使总蛋白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也有影响,如果孕妇平时蛋白质摄入不足,比如饮食中肉类、蛋类、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过少,就可能导致总蛋白偏低。
2.病理性因素
-肝脏疾病:如果孕妇患有某些肝脏疾病,如肝炎等,会影响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从而导致总蛋白降低。因为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蛋白质合成减少。
-肾脏疾病:孕妇如果患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进而引起总蛋白偏低。肾脏病变会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蛋白质漏出。
二、针对总蛋白偏低的应对措施
(一)饮食调整
1.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可以多吃一些优质蛋白质食物,像瘦肉,瘦肉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每天可以适量食用100g左右的瘦肉;蛋类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每天可以吃1-2个鸡蛋;奶类如牛奶,每天保证300-500ml的牛奶摄入;豆类及豆制品,例如豆浆、豆腐等,也可以适当多吃,豆浆可以每天喝200-300ml,豆腐每餐可以吃50g左右。
2.注意营养均衡
-除了蛋白质,还需要保证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摄入量应在500g左右,水果200-300g左右,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供应,这也有助于整体营养状况的改善,从而间接影响总蛋白水平。
(二)就医检查明确原因
1.进一步检查
-如果总蛋白持续偏低或者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乏力、水肿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情况;还可能会进行肾功能检查,查看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导致蛋白质丢失的情况。例如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以反映肝脏功能,肾功能检查中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状况。
2.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肝脏疾病引起的总蛋白偏低,医生会根据具体的肝脏疾病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是肾脏疾病引起的,也会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从而改善总蛋白偏低的状况。
三、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一)孕期注意事项
1.定期产检
-孕妇要严格按照产检计划定期进行产检,通过产检可以动态监测总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孕期产检频率是孕早期每4周一次,孕中期每2-3周一次,孕晚期每周一次。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总蛋白偏低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避免过度劳累
-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包括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进而可能影响总蛋白水平。孕妇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晚上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白天也可以适当午休。
(二)营养方面的特殊考虑
-对于孕期体重管理也要兼顾,在增加蛋白质摄入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增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一般孕期体重增长在10-15kg左右比较合适,所以在调整饮食时要注意热量的平衡,避免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导致热量过高而引起体重过度增加。如果孕妇有妊娠糖尿病等特殊情况,在调整饮食时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既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又要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