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才矮小打生长激素针的副作用?

一、局部副作用
(一)注射部位反应
1.表现:在注射生长激素针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情况。有研究显示,约有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因研究而异)的患者会在注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反应,这主要是因为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所致。儿童在接受注射时,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可能会对注射部位的反应更为敏感,需要医护人员在注射操作时更加规范以减少此类反应的发生。
(二)局部水肿
1.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周围的轻度水肿现象。这是由于药物注射后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等因素导致组织液渗出增加,进而出现水肿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如果水肿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
二、全身副作用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
1.机制与表现:生长激素可能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有研究发现长期使用生长激素的患者中,有一定概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表现为乏力、怕冷、食欲减退、反应迟钝等。这是因为生长激素可能干扰了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或调节过程。对于儿童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等,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二)胰岛素抵抗
1.机制与表现:生长激素可能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这可能会引起血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血糖轻度升高。虽然一般升高幅度不大,但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本身存在糖代谢异常风险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儿童患者在使用生长激素期间,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的口渴、多尿等表现,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三)骨关节疼痛
1.机制与表现:部分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后可能会出现骨关节疼痛,尤其是长骨部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导致骨关节周围组织的应力变化等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活跃,使用生长激素后更易出现骨关节疼痛的情况,表现为关节周围酸痛等,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活动和舒适度。
(四)颅内压升高相关表现
1.机制与表现:极少数情况下,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导致脑脊液分泌或吸收异常等原因引起。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频繁呕吐等情况,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颅内情况。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的副作用
(一)儿童患者
1.生长发育相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使用生长激素时除了要关注上述一般副作用外,还需要密切监测身高、骨龄等指标。骨龄的变化可以反映生长激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如果骨龄进展过快,可能会导致最终身高反而受到影响。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身高问题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出现自卑等情绪,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关注和心理疏导。
(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1.存在内分泌疾病基础的患者: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使用生长激素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生长激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已有的内分泌平衡,需要在使用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内分泌状态,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指标。例如,对于本身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后更要加强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及时调整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方案。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后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测血糖情况。在使用生长激素期间,要定期检查血糖,以便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身材矮小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严格评估和监测下进行,充分权衡利弊,密切关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副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