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妇科炎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的生殖系统较为特殊,阴道与外界相通,且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这使得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例如,女性的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邻近,大便中的细菌很容易污染阴道,从而引发炎症。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开始生长,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但此时如果卫生习惯不佳,也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绝经后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更容易发生妇科炎症。
二、个人卫生因素
1.不注意外阴清洁:日常不经常清洗外阴,或者清洗时方法不当,如先洗肛门再洗外阴,都可能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引起感染。比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导致局部潮湿,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而引发外阴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对于青春期女孩来说,由于活动量较大,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清洁外阴,更容易出现外阴炎症;孕妇在孕期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也容易发生妇科炎症。
2.内裤更换不勤:内裤是直接与外阴接触的衣物,如果内裤更换不勤,细菌在内裤上大量繁殖,就会在每次穿着时感染外阴和阴道。例如,穿着化纤材质的内裤,透气性差,会使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生长,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老年女性由于行动不便,可能在更换内裤方面不够及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三、性生活因素
1.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双方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容易将病原体带入阴道。例如,男性包皮垢中含有大量细菌,性生活时可带入女性阴道引发炎症。多个性伴侣也会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因为不同性伴侣可能携带不同的病原体。年轻女性如果过早开始性生活,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局部抵抗力较低,更容易受到感染;而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引发妇科炎症。
2.性生活频率过高: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使阴道的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容易诱发炎症。比如,一周内性生活次数过多,就可能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引发阴道炎等问题。
四、宫腔操作因素
1.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这些宫腔操作会对女性的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使宫颈和子宫内膜的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例如,人工流产手术后,如果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者术后不注意卫生,就很容易引起宫腔感染,进而引发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对于多次进行宫腔操作的女性,如多次人工流产,发生妇科炎症的风险会更高。
2.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在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术后卫生护理不当,也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引发妇科炎症。比如,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者术后过早进行性生活等,都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
五、其他因素
1.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妇科炎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阴道内环境呈高糖状态,有利于念珠菌生长,从而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老年人由于整体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受到妇科炎症的困扰。
2.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破坏阴道的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大量繁殖,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例如,有些女性因感冒等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就可能出现阴道瘙痒、白带异常等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