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梦游的人叫醒会怎样?

叫醒梦游者可能出现的情况
身体反应方面
梦游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当把梦游的人叫醒时,首先可能出现的是瞬间的惊吓反应,导致其心率加快、血压短时间升高。这是因为在睡眠的特定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深睡期)被唤醒,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有应激性的变化。例如,有研究发现,在梦游者被唤醒时,其心率平均可升高10-20次/分钟,这是身体本能的应激保护机制启动的表现。
意识状态方面
叫醒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意识混乱状态。梦游者在被叫醒时,还未完全从梦游时的潜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会有短时间的迷茫,不清楚自己身处何处以及刚刚在做什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对于儿童来说,这种意识混乱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几分钟内可恢复清醒状态下的正常认知;而对于成年人,如果梦游情况较为频繁或本身有基础健康问题,可能意识混乱的时间会稍长一些,但通常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对周围环境的清晰认知。
后续睡眠影响方面
被叫醒后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睡眠质量。梦游者被唤醒后,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的情况,因为原本处于睡眠的深睡阶段被打断,大脑需要重新调整进入睡眠状态的节奏。对于儿童而言,睡眠周期本就相对较短且易受干扰,被叫醒后可能会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加,进而影响整体的睡眠时长和睡眠深度,长期如此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为生长激素主要在深睡眠时期分泌,睡眠质量受影响会干扰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对于成年人,可能会出现浅睡眠增多的情况,导致睡眠的恢复功能下降,第二天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不同人群叫醒梦游者的特殊情况
儿童群体
儿童梦游相对较为常见,多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当叫醒儿童梦游者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惊吓儿童。因为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过度惊吓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导致夜间睡眠时产生恐惧心理,进一步加重梦游或其他睡眠问题。同时,要尽量减少在儿童梦游时叫醒的情况发生,因为频繁叫醒会干扰儿童正常的睡眠周期,影响其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在日常护理中,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儿童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减少梦游的发生频率。
成年人群体
成年人梦游如果是偶尔发生,被叫醒后一般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频繁梦游,可能提示身体存在一些潜在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压力过大、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等。当叫醒成年梦游者后,要关注其后续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如果频繁出现被叫醒后身体不适或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的情况,应建议成年人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上述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压力过大导致的梦游,叫醒后可建议成年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如适当进行放松训练、改善作息时间等,以减少梦游的发生。
如何正确处理梦游情况
预防为主
对于梦游情况,预防是重要的措施。首先要保证睡眠环境安全,清除梦游者周围可能导致受伤的物品,如尖锐的家具、刀具等。对于儿童,要确保卧室门窗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梦游时发生坠落等意外。其次,要关注梦游者的生活状态,对于成年人,要帮助其缓解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则需要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的睡眠,如婴幼儿需要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等。
安全引导回床
当发现有人梦游时,不要强行大力摇晃叫醒,而是应采取轻柔的方式引导其回到床上继续睡眠。可以慢慢走近梦游者,轻声呼唤其名字,在其无意识的情况下,缓慢引导其走向床铺,帮助其回到床上躺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被梦游者在无意识状态下误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