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细胞、组织的角度认识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一、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层面特征
1.鳞状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从细胞角度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鳞状上皮细胞会出现核增大的情况,核的大小可能超过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的2-3倍,核质比增高。例如研究发现,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中,细胞核的直径与细胞直径的比值较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明显增大,这反映了细胞增殖相关的核功能活跃。同时,细胞核的染色质会出现增粗、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的染色质呈细颗粒状且分布均匀,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染色质呈现粗颗粒状,分布紊乱。
-细胞的核仁可能会增大,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的核仁不明显或仅有小而不清晰的核仁,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核仁可变得较为明显且体积增大,这与细胞的异常增殖和代谢活跃相关。
2.细胞增殖相关指标变化
-细胞增殖标志物如Ki-67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中的表达会升高。Ki-67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核抗原,正常鳞状上皮细胞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较低,一般低于10%,而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可升高至20%-50%左右,表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另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如cyclinD1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中的表达也会发生变化,cyclinD1的过度表达会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进入S期,加速细胞的增殖过程,这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增殖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组织层面特征
1.上皮层的变化
-在组织层面,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主要累及鳞状上皮的下1/3-2/3区域。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病变细胞主要集中在上皮的浅部区域。上皮层的细胞排列出现一定紊乱,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细胞的极性部分丧失,细胞的层次和排列不如正常组织那样规则,细胞之间的黏附性可能会有一定改变,通过组织学染色(如HE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之间的间隙和排列的异常情况。
-上皮层的厚度可能会有轻度增加,正常鳞状上皮的厚度有一定的生理范围,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上皮层厚度较正常略有增厚,这与细胞的增殖和病变的发展相关。
2.组织间质的反应
-病变组织周围的间质会出现一定的炎症反应。间质中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这些炎性细胞的浸润是机体对病变细胞的一种免疫应答反应。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变的活跃程度和机体的免疫状态。同时,间质中的纤维组织可能会有轻度的增生,虽然增生不明显,但在组织学上可以观察到间质内纤维细胞的数量和纤维基质的含量较正常组织有所增加,这是组织对病变刺激的一种修复性反应,但这种反应是相对轻微的。
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1.年龄因素
-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和生育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可能会影响鳞状上皮细胞的代谢和增殖。年轻女性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可能与激素波动引起的细胞微环境改变有关。而对于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下降,其鳞状上皮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此时发生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细胞和组织的改变可能与年轻女性有所不同,绝经后女性的上皮细胞更趋于萎缩等变化,病变细胞的表现可能在核的改变等方面与年轻女性有差异。
2.性别因素
-男性一般不会发生女性的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情况,因为男性的鳞状上皮分布和女性不同,男性主要是外生殖器等部位的鳞状上皮,其生理功能和女性的宫颈等部位的鳞状上皮不同,所以性别差异导致男性不存在类似女性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和组织改变情况。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细胞的DNA等遗传物质,导致细胞的异常改变。吸烟可能会使鳞状上皮细胞的基因突变率增加,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增加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的风险。而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干扰体内的激素平衡,影响鳞状上皮细胞的代谢和增殖环境,可能使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风险有所变化。例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其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促使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类似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和组织改变。
四、病史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1.既往感染史
-既往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病史的患者,HPV病毒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例如高危型HPV的E6、E7基因产物会结合p53和Rb蛋白,导致p53和Rb蛋白功能失活,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调控,使得鳞状上皮细胞更容易发生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细胞和组织改变。既往有其他生殖道感染病史,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刺激会改变局部的微环境,促使鳞状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分化,增加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几率,并且影响病变细胞和组织的发展进程。
2.既往宫颈病变史
-既往有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更高等级宫颈病变史的患者,其宫颈的鳞状上皮细胞已经处于一种异常的基础状态。再次发生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时,细胞和组织的改变可能会有一定的延续性。例如既往有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史的患者,其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核异常、增殖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可能会比无既往病史的患者更为明显,组织层面的上皮层紊乱等情况可能会更严重,因为机体已经有过一次病变的经历,局部的细胞微环境和组织修复机制已经受到过影响,再次发生病变时,细胞和组织的改变会有一定的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