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女性得性疾病后八大症状

2025年11月01日 05:05:07
贾静
贾静副主任医师皮肤科
西安市第一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阴道分泌物异常

表现:正常阴道分泌物呈清晰、透明或乳白色、量少、无异味。当女性得了性疾病后,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可致大量脓性白带;分泌物颜色改变,如滴虫性阴道炎常表现为黄绿色、泡沫状白带,霉菌性阴道炎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白带。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阴道微环境,若感染性疾病,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可能更易受激素波动影响;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感染性疾病风险较高,阴道分泌物异常是常见症状之一;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防御能力下降,感染性疾病后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有其特殊表现,如更易出现稀薄、伴有异味的分泌物等。

生活方式:不洁性生活史是导致性疾病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频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会增加感染风险,进而引发阴道分泌物改变。

病史:若既往有性传播疾病病史,再次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更早出现或症状更典型。

二、异常阴道出血

表现:非经期出现阴道出血,包括性交后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例如,宫颈病变相关的性疾病(如宫颈淋病奈瑟菌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导致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一些性传播疾病引起盆腔炎时,也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感染性疾病后可能影响激素调节,导致异常阴道出血;育龄期女性怀孕相关的性疾病(如梅毒孕妇可能出现流产、早产等情况,孕期感染性疾病可能影响胎儿,同时也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也会有异常阴道出血表现;绝经后女性阴道出血更需警惕恶性病变,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导致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出血。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使感染性疾病后更易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情况,而不健康的性生活方式是导致性疾病发生进而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直接原因。

病史:有过流产史、妇科手术史等病史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生异常阴道出血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既往病史可能导致生殖系统局部环境改变,利于病原体感染及异常出血发生。

三、外阴瘙痒

表现:外阴部位瘙痒难耐,可轻可重,常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多种性疾病均可引起外阴瘙痒,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阴虱病等。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外阴瘙痒通常较为严重,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阴虱病则是阴虱寄生在外阴毛发部位,叮咬皮肤引起剧烈瘙痒。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外阴瘙痒因性疾病导致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外阴发育尚未成熟,若感染性传播疾病(如通过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引起外阴瘙痒,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更需注意局部卫生情况;青春期女性因生殖系统开始发育,激素变化等可能使外阴局部环境改变,易感染性疾病出现瘙痒;育龄期女性性生活活跃,感染风险高,外阴瘙痒是常见症状;绝经后女性外阴皮肤变薄,防御功能下降,感染性疾病后外阴瘙痒可能更顽固。

生活方式:不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利于病原体滋生,从而引发外阴瘙痒等性疾病相关症状。

病史:若既往有过外阴皮肤疾病史,感染性疾病后可能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外阴瘙痒症状且不易缓解。

四、下腹疼痛

表现:下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等。盆腔炎是性传播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疼痛加重;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性疾病相关炎症也会导致下腹疼痛,若为急性炎症,疼痛较为剧烈,还可能伴有发热等症状。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的下腹疼痛可能因炎症累及范围及自身对疼痛的耐受等与其他年龄段不同;育龄期女性怀孕相关的性疾病(如宫外孕,多由性传播疾病引起输卵管炎症导致输卵管粘连、狭窄等,进而引发宫外孕,出现下腹一侧撕裂样疼痛)导致的下腹疼痛需紧急处理;绝经后女性性疾病引起下腹疼痛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提示有较为严重的盆腔病变。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使感染性疾病后更易出现下腹疼痛,而不洁性生活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性疾病引发下腹疼痛的主要原因。

病史:有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生下腹疼痛的可能性增加,因为既往病史可能改变盆腔解剖结构和组织状态,利于病原体感染及炎症反应导致疼痛。

五、尿频、尿急、尿痛

表现: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尿频)、有强烈尿意但难以控制排尿(尿急)、排尿时尿道疼痛(尿痛)。当性疾病引起尿道炎时可出现这些症状,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病,男性和女性均可出现尿道炎症状,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衣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也可出现类似的尿路刺激症状。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若感染性传播疾病导致尿道炎,尿频、尿急、尿痛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更需注意是否有不适当接触感染源等情况;青春期女性因生理结构特点,感染性疾病后发生尿道炎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育龄期女性性生活活跃,感染风险高,易出现尿路刺激症状;老年女性因尿道黏膜萎缩等原因,感染性疾病后更易发生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生活方式:饮水过少、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尿路刺激症状,而不洁性生活是导致性疾病引起尿道炎进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关键生活方式因素。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糖尿病病史等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病情可能更复杂,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对感染的防御和恢复能力。

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表现:腹股沟区域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可单个或多个,质地可软可硬,伴有疼痛或无明显疼痛。性疾病如梅毒,在二期梅毒时可能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包括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淋病也可引起腹股沟淋巴结炎症,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因性疾病导致的情况有所差异。儿童感染性传播疾病相对少见,但若有接触感染源情况,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需高度警惕性疾病可能;青春期女性若感染性疾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能与青春期内分泌变化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育龄期女性因性生活活跃,感染风险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可能由性疾病引起;绝经后女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若由性疾病导致,需排查恶性病变可能。

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免疫力低下(可能由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引起)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后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风险,而不安全的性生活方式是导致性疾病发生进而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直接因素。

病史:有过淋巴结相关疾病病史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可能性增加,因为既往淋巴结疾病可能使机体淋巴结系统对病原体感染的反应不同。

七、皮疹

表现:性传播疾病可能引起皮肤黏膜出现皮疹,形态多样。例如,梅毒可出现硬下疳(初期为单个无痛性硬结)、梅毒疹(二期梅毒时全身出现对称分布的皮疹,如斑疹、丘疹、脓疱等);尖锐湿疣表现为外阴、肛周等部位出现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的赘生物;艾滋病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咽痛、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皮疹可为斑丘疹、玫瑰疹等。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女性感染性疾病出现皮疹的特点不同。儿童感染性传播疾病出现皮疹可能与儿童特殊的免疫系统及接触感染源的途径有关,皮疹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青春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等,感染性疾病后皮疹出现可能与成人有差异;育龄期女性皮疹表现更易与自身的生理状态和感染情况相关联;绝经后女性皮疹出现可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情况,需警惕性疾病可能。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与感染性疾病患者密切接触等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后出现皮疹的风险,而不健康的性生活方式是导致性疾病发生进而出现皮疹的主要原因。

病史:有过皮肤过敏史等病史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出现皮疹时,需注意与过敏等其他皮肤疾病相鉴别,既往病史可能影响对皮疹病因的判断。

八、发热

表现:部分性疾病会引起发热症状,如盆腔炎性疾病急性期可出现发热,体温可达到38℃以上,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淋病、梅毒等性疾病在病情进展时也可能出现发热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感染性传播疾病后发热可能因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发热表现可能更易波动;青春期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热与自身内分泌和免疫状态相关;育龄期女性发热可能与怀孕相关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状态等有关;绝经后女性发热若由性疾病导致,需考虑机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衰退等因素。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感染性疾病后更易出现发热症状,而不洁性生活等是导致性疾病发生进而引起发热的关键生活方式因素。

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女性,感染性疾病后发热可能与自身免疫状态相互影响,病情可能更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既往病史和当前感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女性得性疾病后八大症状
贾静
贾静副主任医师
2025年11月01日
西安市第一医院
性疾病可致阴道分泌物异常表现为增多、颜色改变等且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非经期出血等也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外阴瘙痒多种性疾病可引起且不同年龄表现有别与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下腹疼痛盆腔炎等可致且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尿频尿
女性头疼没力气是得了性疾病后八大症状
陈晓兰
陈晓兰主治医师
2025年11月01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女性头疼没力气不一定是患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可有相关症状,普通感冒、贫血、睡眠不足、高血压等也可致之,若有可疑性接触史伴其他相关症状应就医检查,普通原因致者要注意休息等,有性传播疾病风险者要避免高危行为等,孕妇出现则需谨慎就医保障母婴健康。
女性胆结石手术后多长时间能过性生活
周景师
周景师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1日
西京医院
女性胆结石手术后过性生活时间需综合术后恢复阶段、个体差异考量,早期1-2周内一般不建议,中期2-4周可逐渐恢复但强度时间要注意,后期1个月后基本可正常但个体有差异,个体差异涉及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恢复时要以身体感受为先且逐步增加强度。
女性下体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冯翠平
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1日
中日友好医院
女性下体隐隐作痛原因多样,妇科炎症方面包括细菌性阴道炎(阴道菌群失调、性活跃等致分泌物多有臭味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假丝酵母菌感染、诱因多致瘙痒灼痛等)、滴虫性阴道炎(毛滴虫感染、传播途径多致分泌物异常等)、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或刺激等致分泌物多、出血
成年女性正常心率一分钟多少次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30日
成年女性正常心率一分钟一般在至次之间受生活方式、情绪运动等生理性因素及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影响定期关注心率情况发现长时间偏离正常范围或伴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女性前庭大腺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冯翠平
冯翠平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30日
中日友好医院
前庭大腺囊肿多单侧发生囊肿小时无明显自觉症状囊肿增大有坠胀感或性交不适囊肿大时外阴有肿物呈椭圆形囊性感继发感染有红肿疼痛等急性炎症表现感染成脓肿时可发热伴寒战乏力局部红肿热痛加剧有波动感可破溃且易反复发作女性日常要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发现异常肿物及时就医有妇科
女性肌酐低有什么影响
石成钢
石成钢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29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女性肌酐低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中肌肉量少致肌酐低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妊娠致肌酐低产后可恢复;病理性因素里营养不良会影响生理功能,肾脏疾病可致肾功能恶化等,其他慢性疾病会影响多系统功能,老年女性和患基础疾病女性需特别关注,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其影响
女性一侧腰疼连带腿疼你好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女性一侧腰疼连带腿疼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引起前者因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后者因多种原因致腰椎管等狭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疼痛特点等有别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非药物干预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和中老年女性有
女性一侧腰疼连带腿疼吃什么药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女性一侧腰疼连带腿疼的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伴腰椎退变,对应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营养神经药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老年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孕妇谨慎用药优先物理治疗,哺乳期女性用药
女性左侧腰疼连带腿疼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可能病因及相关机制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50岁男性及女性妊娠等情况,因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致腰疼连带腿疼)、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及因长期腰部劳累等,因椎管等狭窄压迫左侧神经组织致腰疼连带腿疼且行走后加重)、梨状肌综合征(女性相
女性一侧腰疼连带腿疼怎么引起的吗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多见于特定人群及有诱因,症状为腰疼连带腿疼等;腰椎管狭窄症因椎管等狭窄压迫神经,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有间歇性跛行等;梨状肌综合征因梨状肌病变压迫坐骨神经,女性易诱发,症状是臀部及下肢放射痛等;
女性腰疼连带腿疼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女性腰疼连带腿疼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腰部肌肉劳损等原因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50岁女性,妊娠等致腰部负荷增加或长期不良姿势等可致,表现为腰疼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腰椎管狭窄症中老年女性常见,年龄增长致退变或长期腰部活动
女性右侧腰疼连带腿疼酸疼怎么回事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女性右侧腰疼连带腿疼酸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因年龄增长、长期劳损等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右侧神经根,30-50岁女性易患)、腰肌劳损合并右侧神经根受压(长期不良姿势、缺乏运动致腰肌劳损并压迫神经根)、腰椎管狭窄症(椎管空间变小压迫神经
女性右侧腰疼连带腿疼,酸疼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右侧腰疼连带腿疼酸疼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合并腰椎小关节紊乱、神经根炎等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非药物干预有休息、物理治疗,可辅助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并避免腰部受伤来预防。
女性右侧腰疼连带腿疼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28日
女性右侧腰疼连带腿疼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等引起,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非药物干预有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康复锻炼,药物辅助用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有各自指征,需根据具体病因病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以缓解症状提高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