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得性疾病后八大症状
一、尿道症状
尿频:男性患性疾病时,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病原体感染尿道后,可刺激尿道黏膜,导致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使得尿道感受器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仅有少量尿液,也会引发排尿冲动。对于有不洁性行为史且出现尿频症状的男性,需高度警惕性疾病的可能。
尿急: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在性疾病相关的尿道炎症中,炎症介质的释放会进一步加重尿道的刺激,使得尿急症状较为明显。例如淋病患者,炎症累及尿道黏膜,使得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尿急现象,迫不及待需要排尿。
二、尿道分泌物异常
脓性分泌物: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患者尿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通常在感染后1-3天左右开始出现,初期为浆液性分泌物,逐渐变为黄色脓性,量较多。这是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尿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坏死、脱落,与炎性渗出物混合形成脓性分泌物。
稀薄黏液性分泌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多由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患者尿道可出现稀薄黏液性分泌物,量相对较少。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尿道后,引起尿道黏膜的轻度炎症反应,分泌少量黏液样物质。
三、尿道口红肿
性疾病导致的尿道口红肿较为常见,如淋病、衣原体尿道炎等。炎症的刺激使得尿道口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进而出现红肿现象。以淋病为例,感染后数小时至1-2天内,尿道口就可能出现红肿,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红肿可能会加重,严重时可累及整个阴茎头部位。
四、排尿疼痛
男性性疾病患者在排尿时会感到疼痛,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灼痛等。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尿道后,尿道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排尿时尿液通过尿道,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引发疼痛。例如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排尿时尿液对炎症部位的刺激可导致明显的排尿疼痛,影响正常排尿过程。
五、龟头及阴茎异常
龟头溃疡:如梅毒患者,在一期梅毒时可出现硬下疳,表现为龟头部位的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疮面较清洁。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在侵入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逐渐形成溃疡。溃疡通常单个存在,质地较硬。
阴茎丘疹或赘生物: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在阴茎、龟头等部位出现丘疹、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的赘生物。这些赘生物是HPV感染导致局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具有传染性,且会逐渐增多、增大。
六、阴囊症状
阴囊红肿:部分性疾病累及阴囊时可出现红肿,例如一些严重的性传播感染扩散至阴囊区域,引起阴囊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红肿。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阴囊疼痛:性疾病引起的附睾炎也可表现为阴囊疼痛,如淋病性附睾炎,患者阴囊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等部位。这是由于病原体经尿道上行感染附睾,引起附睾的炎症反应,导致阴囊疼痛。
七、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当性疾病累及淋巴结时,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例如梅毒、淋病等都可能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梅毒患者在二期梅毒时,可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包括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淋病患者的腹股沟淋巴结也可能肿大,伴有疼痛等症状。
八、全身症状
发热:某些严重的性疾病可能伴有发热症状,如播散性淋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对于出现发热且有不洁性行为史的男性,要考虑性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这是由于性疾病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消耗能量,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例如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在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之后进入无症状期,但病毒仍在体内持续复制,对身体造成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