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瘦了但是体重没减是怎么回事
一、肌肉量增加导致
(一)原理阐述
当进行力量训练等运动时,肌肉会逐渐增长。肌肉的密度比脂肪大,这就会出现感觉瘦了但体重没减的情况。例如,经常进行举重、俯卧撑等力量训练的人,随着肌肉量的增加,身体的围度可能会变小,看起来更瘦,但由于肌肉重量大于相同体积的脂肪重量,体重秤上的数字可能不变甚至有所增加。
(二)年龄、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肌肉量会逐渐流失,也就是所谓的sarcopenia(肌少症)。但如果是年轻人进行力量训练,肌肉量增加的影响会更明显。对于中老年人,如果保持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肌肉流失,同时如果肌肉增长超过脂肪减少,也可能出现感觉瘦了体重没减的情况。
生活方式:长期坚持规律力量训练的人,肌肉增长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每周进行3-5次力量训练,每次30分钟以上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肌肉量增加的情况,从而导致感觉瘦了但体重不变。
二、水分变化引起
(一)原理阐述
身体的水分含量会影响体重。例如,运动后身体会储存更多的水分,或者在摄入较多盐分后,身体会潴留水分,这时候体重可能不会下降,但身体的水肿情况可能改善,让人感觉瘦了。另外,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由于激素变化,也可能出现水分潴留的情况,经前可能会有下肢水肿等,经后水肿消退,可能会感觉身体变瘦,但体重暂时没有明显变化。
(二)年龄、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老年人的身体调节水分平衡的能力可能会下降,更容易出现水分潴留的情况。比如一些老年人心功能或肾功能稍有减退,就可能导致水分代谢异常,出现感觉瘦了但体重不变的情况。
生活方式:高盐饮食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水分潴留的风险。长期高盐饮食的人,身体为了维持渗透压平衡,会保留更多水分,可能出现感觉瘦了体重没减的情况。而运动出汗较多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身体可能会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的水分潴留状态,也可能导致这种现象。
三、脂肪分布改变导致
(一)原理阐述
脂肪的分布发生变化时,也会出现感觉瘦了体重没减的情况。例如,通过局部的减脂运动,像针对腹部、腿部等部位的减脂训练,可能会使局部的脂肪减少,身体的线条变得更紧实,看起来更瘦,但全身的脂肪总量可能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体重不变。
(二)年龄、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不同年龄阶段脂肪的分布特点不同。年轻人的脂肪分布相对更均匀一些,而中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腹部脂肪堆积的情况。当通过锻炼改变腹部脂肪分布时,可能会感觉腹部变瘦,但体重可能因为全身脂肪总量变化不大而不变。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脂肪更容易堆积在腹部等部位。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进行全身性的运动,促进脂肪重新分布,使身体的线条改善,可能会感觉瘦了但体重不变。比如从久坐办公室转变为每周进行多次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生活方式,身体的脂肪分布改变,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