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缝变大是什么原因
一、牙龈萎缩导致牙缝变大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会出现生理性萎缩,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逐渐退化,牙龈变得菲薄且退缩,从而导致牙缝慢慢变大。例如,一项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口腔健康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中因牙龈萎缩导致牙缝变大的比例相对较高。
(二)口腔卫生不良
儿童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堆积。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会引起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龈萎缩,牙缝逐渐变大。对于成年人来说,同样,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长期不清除的牙菌斑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牙龈组织和牙周韧带,使得牙龈退缩,牙缝增大。
二、牙周炎引发牙缝变大
(一)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牙周组织的抵抗力,容易引发牙周炎。患有牙周炎时,牙周支持组织遭到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缝变大。研究表明,吸烟者患牙周炎的概率比非吸烟者高很多,且病情往往更严重,牙缝变大的情况也更为常见。
(二)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牙周炎相关,从而导致牙缝变大。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牙周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牙周炎症,加速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龈萎缩,使得牙齿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口腔卫生状况本就不佳,那么出现牙缝变大的情况会更早且更严重。
三、牙齿移位造成牙缝变大
(一)牙齿缺失未及时修复
如果牙齿因龋齿等原因缺失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相邻的牙齿会向缺失的间隙倾斜移位,从而导致牙缝出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牙齿缺失后如果不修复,都会逐渐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儿童乳牙缺失后,相邻的恒牙可能会占据缺失牙的位置,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牙缝变大;成年人牙齿缺失后,若不及时镶牙,也会使两侧牙齿移位,牙缝增大。
(二)外伤因素
牙齿受到外伤,如碰撞等,可能会导致牙齿移位,进而出现牙缝。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牙齿外伤,比如摔倒碰撞到牙齿,可能会使牙齿位置改变,出现牙缝。对于成年人,意外的碰撞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牙齿移位,造成牙缝变大。例如,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可能会使牙齿受到撞击而移位,使得原本紧密的牙齿之间出现缝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