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淋病与炎症的区别
一、定义与病因
淋病
-定义: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病因: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新生儿可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感染。
-炎症
-定义: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多种因素引起。
二、临床表现
淋病
-女性淋病:
-无并发症淋病:主要累及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期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颜色可为黄色、黄绿色等,还可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
-有并发症淋病:如盆腔炎等,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引起不孕或宫外孕等不良后果。
-炎症
-不同部位炎症表现不同:
-阴道炎:常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不同类型阴道炎分泌物特点不同,如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
-宫颈炎: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性交后出血等,也可无明显症状。
-盆腔炎: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淋病
-涂片检查: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下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急性期女性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
-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扩增试验等方法检测淋球菌核酸,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用于淋病的确诊。
-炎症
-阴道分泌物检查:
-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分泌物中有无滴虫、假丝酵母菌菌丝或孢子等,有助于判断阴道炎类型。
-病原体培养:如培养出相应病原体可明确感染类型,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盆腔炎等炎症较严重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淋病
-诊断:根据不洁性交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实验室检查发现淋球菌是确诊的关键。
-鉴别诊断:需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疾病鉴别,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症状相对较轻,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或黏液性,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病原体。
-炎症
-诊断:根据患者症状、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不同部位炎症有其各自特点,结合检查结果明确炎症类型及病原体。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疾病鉴别,如淋病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需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鉴别,盆腔炎需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腹症鉴别。
五、治疗原则
淋病
-治疗: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等,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治疗。
-炎症
-治疗:根据不同炎症类型及病原体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可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或全身用药。
-宫颈炎: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宫颈炎可采用与淋病相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沙眼衣原体等引起的宫颈炎可选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
-盆腔炎: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需遵循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原则。
六、特殊人群考虑
孕妇
-淋病:孕妇患淋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可导致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等,治疗时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
-炎症:孕妇患生殖系统炎症也需积极治疗,避免炎症加重影响妊娠及胎儿健康,用药需谨慎,应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儿童
-淋病:儿童淋病多为间接接触感染或通过患病母亲产道感染,需及时治疗,治疗药物选择需考虑儿童年龄、体重等因素,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炎症:儿童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相对少见,多因卫生不良等因素引起,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根据具体炎症类型进行适当处理,避免滥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