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掌肿是怎么回事

一、外伤因素
(一)软组织挫伤
1.成因:手掌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如打球时手掌碰撞硬物、重物砸压等,会导致手掌局部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搬运物品时手掌被重物意外夹到,就可能引发软组织挫伤致手掌肿。
2.特点: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肿胀部位多伴有疼痛、淤血等表现,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肿胀程度有所差异,轻度的可能仅有局部轻度肿胀,重度的可能肿胀明显且活动受限。
3.不同人群情况: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更易发生外伤导致手掌肿,家长需多加留意;老年人因反应相对迟缓,行动时也较易出现手掌外伤致肿情况,且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需更关注后续恢复情况。
(二)骨折
1.成因:手掌受到较大外力,如摔倒时手掌撑地、暴力击打等,可能导致掌骨或指骨骨折,骨折断端出血、周围组织损伤引发肿胀。比如,从高处坠落手掌着地,很可能造成手掌骨折致肿。
2.特点:除了手掌明显肿胀外,常伴有疼痛剧烈、活动障碍,骨折处可能有畸形、异常活动等表现,按压骨折部位有明显压痛。
3.不同人群情况:儿童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但在较大外力下仍可能骨折,且儿童对疼痛的表述可能不清晰,需通过观察肿胀、活动等情况综合判断;老年人骨质疏松,更易发生骨折,即使较小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致手掌肿,且愈合相对困难。
二、炎症因素
(一)感染性炎症
1.成因
-细菌感染:手掌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如甲沟炎蔓延至手掌、手掌皮肤有小伤口被细菌污染等,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例如,指甲周围皮肤破损后未及时处理,细菌感染扩散至手掌导致手掌肿。
-病毒感染:如手足口病,多见于儿童,除了口腔、足部有疱疹外,手掌也可能出现肿胀,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2.特点:感染性炎症导致的手掌肿常伴有红、热表现,细菌感染时局部可能有化脓等情况,疼痛较为明显;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手足口病,除手掌肿外还可能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不同人群情况: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导致的手掌肿,且儿童手足口病需特别关注病情变化,防止出现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细菌感染后更易扩散,手掌肿后恢复相对缓慢,需加强感染控制。
(二)非感染性炎症
1.成因:如类风湿关节炎累及手掌关节,是自身免疫紊乱导致关节及周围组织炎症,引起手掌肿胀;痛风性关节炎也可能累及手掌关节,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炎症反应致手掌肿,多见于有高尿酸血症基础的人群。
2.特点: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手掌肿多为对称性,可伴有手掌关节疼痛、僵硬,早晨起床时明显;痛风性关节炎导致的手掌肿常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血尿酸检查可发现异常。
3.不同人群情况: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年男性,老年人也可能患病,不同人群在治疗炎症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药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三、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障碍因素
(一)静脉回流障碍
1.成因: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如深静脉血栓延伸至手掌静脉,影响手掌血液回流,导致手掌肿胀。长期卧床的患者、上肢受伤后固定的患者等更易发生上肢静脉回流障碍。
2.特点:手掌肿胀可能为单侧,伴有皮肤颜色改变,如呈暗红色或青紫色,患肢可能有沉重感等。
3.不同人群情况: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少,是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需注意定期活动肢体预防;儿童相对较少发生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但如果有上肢血管相关疾病也可能出现,需及时诊断处理。
(二)淋巴回流障碍
1.成因:如腋窝或上肢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导致手掌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手掌肿胀;丝虫病等也可导致淋巴系统病变,引起淋巴回流障碍致手掌肿。
2.特点: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的手掌肿通常是逐渐发生的,皮肤可能有增厚等改变,肿胀程度可能会在活动后加重等。
3.不同人群情况:因手术导致淋巴回流障碍的患者,不同年龄都可能出现,术后需关注手掌肿胀情况;丝虫病在一些特定地区有发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需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四、其他因素
(一)过敏因素
1.成因:手掌接触过敏原,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洗涤剂、橡胶等)、食物、药物等,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手掌肿胀,同时可能伴有瘙痒、皮疹等表现。例如,接触新的橡胶手套后手掌出现肿胀、瘙痒,就是接触橡胶过敏引起。
2.特点: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肿胀部位多伴有瘙痒,皮疹表现多样,如红斑、风团等。
3.不同人群情况: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发生过敏导致手掌肿,需注意避免接触常见过敏原;老年人过敏反应可能相对不典型,需仔细辨别过敏表现进行判断。
(二)内分泌疾病因素
1.成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可能出现黏液性水肿,累及手掌时引起肿胀。
2.特点:除手掌肿外,可能伴有乏力、畏寒、面色苍白等全身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
3.不同人群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不同人群在治疗时需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等,老年人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更需关注药物对心脏等器官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