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里感觉有异物感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疾病
1.咽炎
-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患者除了喉咙异物感外,还可能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易受病原体侵袭有关。成年人若生活中经常过度用嗓、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也易发病。
-慢性咽炎: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长期吸烟饮酒、辛辣饮食刺激等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中教师、歌手等用嗓多的人群高发,儿童则可能因腺样体肥大等因素引发慢性咽炎。
2.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儿童时期扁桃体是免疫器官,相对较大,所以儿童患急性扁桃体炎的概率较高,常表现为喉咙异物感、咽痛、发热等,体温可高达39℃以上,而成年人扁桃体逐渐萎缩,发病相对儿童较少,但免疫力低下时也可发病。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转化而来,患者会有喉咙异物感,还可能有反复咽痛、口臭等表现,儿童可能影响呼吸、睡眠等,出现打鼾、睡眠不安等情况。
3.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儿童和成年人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特点,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可出现喉咙剧烈异物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需紧急处理。
(二)上消化道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
-成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肥胖者、长期饮酒吸烟、喜食辛辣油腻食物者。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喉咙异物感,还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儿童胃食管反流相对少见,但婴幼儿若喂养不当,如喂奶过多、喂奶后频繁平卧等,也可能出现反流情况,导致喉咙异物感,同时可能有吐奶、拒食等表现。
2.食管憩室
-咽食管憩室较多见,多因食管运动功能失调、食管壁薄弱等因素引起,成年人发病较多,儿童罕见,患者可感觉喉咙有异物感,有时在吞咽时有咕噜声等表现。
(三)精神心理因素
1.焦虑症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成年人中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群易患,儿童也可能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出现焦虑情绪相关的喉咙异物感,常伴有紧张、不安、心慌等症状,且喉咙异物感可随情绪波动而变化,如焦虑时加重,放松时减轻。
2.癔球症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患者自觉喉咙有异物梗阻感,但吞咽时无困难,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其发病可能与患者的心理暗示、情绪状态等密切相关。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部、扁桃体等情况,观察有无充血、肿胀、分泌物、扁桃体肿大等。儿童检查时需注意安抚,避免因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成年人则需详细询问病史配合检查。
2.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有无肿块、压痛等情况,判断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异常,对于怀疑有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喉咙异物感的患者,还可能检查腹部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若怀疑感染,可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儿童由于血液系统特点,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更明显,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菌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一般轻度升高或正常,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及炎症程度,各年龄段检测方法相似,但儿童标本采集需注意操作规范。
(三)影像学检查
1.喉镜检查
-包括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间接喉镜适合成年人初步检查,儿童可能因不配合难以完成;纤维喉镜可更清晰观察咽喉部结构,能发现咽炎、喉炎、会厌炎、声带小结等病变,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需在专业人员操作下,适当安抚以保证检查顺利。
2.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食管憩室等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喉咙异物感的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成年人检查相对方便,儿童检查需在麻醉下进行,要充分评估麻醉风险,尤其是低龄儿童,需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操作。
3.颈部及胸部X线或CT检查
-对于怀疑颈部占位、食管异物或肺部疾病等引起喉咙异物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颈部X线或胸部CT检查。儿童进行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防护,CT检查则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
三、应对措施
(一)针对疾病的处理
1.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如多饮水、休息等,儿童可适当多喂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剂量和禁忌,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慢性咽炎:需去除病因,如戒烟酒、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辛辣饮食等,成年人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儿童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温和的处理,如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等。
2.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卧床休息,进流质饮食,儿童需注意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首选青霉素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用药),儿童用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儿童手术需慎重考虑适应证,一般在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吞咽等情况下考虑手术。
3.会厌炎
-需立即住院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可给予吸氧、静脉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等)、糖皮质激素减轻会厌水肿等治疗,儿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
4.胃食管反流病
-成年人需改变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减少高脂肪饮食等,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儿童则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竖起拍嗝等,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5.食管憩室
-无症状的小憩室可定期观察,有症状的憩室或憩室较大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成年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儿童罕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排除其他可能病因。
(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处理
1.焦虑症
-成年人可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必要时可使用抗焦虑药物,但需谨慎选择,儿童则主要通过心理疏导,家长给予更多关心和陪伴,营造轻松的生活学习环境,严重者需在儿童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2.癔球症
-主要是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消除顾虑,成年人可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儿童则需家长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