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里有积液是什么

一、定义
肺里有积液医学上称为胸腔积液,是指胸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的状态。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液体生成增多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形成胸腔积液。
二、分类及成因
(一)渗出性胸腔积液
1.感染性因素: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感染(如肺炎旁胸腔积液),肺炎病灶累及胸膜可导致炎性渗出形成积液。
2.非感染性因素: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如肺癌胸膜转移等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结缔组织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胸膜时,也可能出现渗出性胸腔积液。
(二)漏出性胸腔积液
1.心力衰竭:体循环淤血使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漏出进入胸腔,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2.肝硬化:肝硬化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胸腔。
3.肾病综合征:同样因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胸腔积液。
三、症状表现
1.少量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2.中大量积液: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积液增多压迫肺组织,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所致;还可能有胸痛,多为刺痛,与胸膜炎症刺激有关。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有积液影,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积液的量、分布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的存在及大致情况。
2.胸腔穿刺抽液化验:通过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明确积液性质。渗出液一般外观混浊、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高;漏出液外观清亮、比重低于1.018、蛋白含量低等,以此鉴别胸腔积液类型并查找病因。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诊断时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2.儿童患者:出现胸腔积液需考虑先天发育异常、感染等特殊因素,诊断时谨慎选择检查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等,治疗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3.孕妇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时,要综合考虑胎儿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手段(如尽量选择辐射剂量低的影像学检查),治疗时需权衡药物等治疗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