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菊花茶的正确方法

一、泡菊花茶的正确方法
1.选择菊花:市场上常见的菊花有杭白菊、胎菊、贡菊、野菊花等。杭白菊花朵较大,味道清香,适合日常饮用;胎菊是杭白菊未完全绽放的形态,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口感相对较淡;贡菊颜色洁白,花瓣厚实,味道微甜;野菊花则气味浓郁,性苦寒。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可按需选择,如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易上火,可选择野菊花;女性注重口感和美容养颜,可选择杭白菊或胎菊。若有胃肠道疾病病史者,不宜选择寒性较强的野菊花。
2.准备茶具:可选用透明的玻璃杯,方便观察菊花在水中的舒展过程和汤色变化。也可用陶瓷杯,能更好地保持水温。对于经常出差的人,保温杯也是不错选择,但泡的时间不宜过长。
3.清洗菊花:用清水轻轻冲洗菊花,去除表面灰尘等杂质,但不宜过度冲洗,以免损失有效成分。
4.控制水温:一般来说,90℃左右的水温较为适宜。水温过高可能破坏菊花中的有效成分,水温过低则无法充分泡出菊花的香气和营养。老年人或脾胃虚寒者,水温可稍高,约95℃,更利于激发菊花的温热作用。
5.掌握用量:通常每杯放35朵菊花。若喜欢浓郁口感,可适当增加用量,但不宜过多,以免味道过于苦涩。年轻人新陈代谢快,可适当多放;儿童则应少放,12朵即可。
6.浸泡时间:浸泡35分钟后即可饮用。第一次浸泡时间可稍短,后续冲泡时间可适当延长。若使用保温杯,浸泡时间可缩短至23分钟,避免浸泡过久使茶汤苦涩。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菊花性寒,孕妇饮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谨慎饮用,如需饮用,建议先咨询医生。
2.儿童: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菊花的寒凉之性可能影响脾胃运化,不宜多喝,少量饮用时也应密切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
3.老年人:部分老年人脾胃虚寒,大量饮用菊花茶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饮用时可搭配枸杞等温性食材,中和寒性。
4.过敏体质者:对菊花过敏的人群,饮用菊花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此类人群应避免饮用。
5.患有疾病者:如低血压患者,菊花茶有一定降压作用,饮用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加重病情;脾胃虚寒、风寒感冒者饮用菊花茶可能加重体内寒气,不利于病情恢复,需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