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黑色点点这是什么
一、色素痣
1.特征表现: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可呈黑色、棕色等,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有毛发。其发生与遗传、紫外线照射等因素有关,人群中很常见,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突然增大、颜色改变、破溃出血等需警惕恶变可能。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可能会逐渐增多,不同性别发生率无明显显著差异,长期紫外线暴露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其发生风险,有色素痣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2.应对措施:一般观察即可,若有异常变化建议就医进行皮肤镜等检查评估。
二、雀斑
1.特征表现:常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夏季加重、冬季减轻。遗传是主要因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5岁左右出现,女性相对更易发生,长期紫外线照射会促使雀斑形成和加重,户外工作等紫外线暴露多的生活方式人群易患。
2.应对措施:注意防晒,可使用含防晒成分的护肤品,也可就医考虑激光等治疗方法。
三、晒斑
1.特征表现:是皮肤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后引起的损伤性皮肤反应,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黑色或褐色斑点或斑块,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主要由紫外线过度照射导致,不同性别均可发生,长时间户外活动、不注意防晒的生活方式人群易出现,儿童皮肤较娇嫩,长时间日晒更易出现晒斑。
2.应对措施:避免继续暴晒,可通过冷敷等缓解不适,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修复皮肤的药物等。
四、脂溢性角化病
1.特征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手背等部位,表现为黑色或褐色的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粗糙,有油腻性鳞屑。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老化、基因突变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升高,男性和女性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年龄增长是重要因素,长期紫外线暴露等可能有一定影响。
2.应对措施: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影响美观或有恶变倾向可通过冷冻、激光等方法去除。
五、黑色素瘤
1.特征表现: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表现为原有痣的形状、颜色、大小改变,或出现新的黑色斑块,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匀、直径大于6mm等。病因与紫外线照射、遗传、免疫等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不过中老年人相对多见,男性和女性发生率无明显绝对差异,紫外线暴露多、有色素痣恶变家族史等人群风险较高,长期紫外线暴露的生活方式增加风险。
2.应对措施:一旦怀疑应尽快就医,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然后采取手术等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