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肚子大便有粘液怎回事

一、感染性因素
(一)细菌感染
志贺菌属感染时,志贺菌侵袭肠道黏膜引发炎症,使肠道黏膜分泌增多,粪便多为脓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与红细胞;大肠杆菌感染也较常见,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黏附肠道上皮细胞致肠道炎症,可出现腹泻伴粘液便,严重时可致脱水。
(二)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侵犯小肠上皮细胞致绒毛萎缩变短,影响肠道吸收与分泌功能,出现稀溏便伴粘液,常伴发热、呕吐;诺如病毒感染可致腹泻,大便可为稀水便或粘液便,患者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表现,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流行。
(三)寄生虫感染
阿米巴原虫感染时,原虫侵入肠道黏膜致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伴粘液脓血及特殊腥臭味,可伴腹痛、低热;贾第鞭毛虫感染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伴粘液便,常伴腹胀、恶心。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肠道炎症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累及直肠与结肠黏膜,表现为反复发作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等有关;克罗恩病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胃肠道任何部位,以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多见,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表现,大便常带粘液,可出现腹部包块、瘘管形成等并发症,发病与免疫异常、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
(二)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功能性肠病,病因不明,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多为粘液便,症状因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等加重,一般无消瘦等消耗表现。
(三)饮食因素
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刺激肠道黏膜致分泌增加,出现大便粘液,调整饮食结构多可缓解;食物过敏者进食过敏食物后可致肠道过敏反应,出现腹泻、大便粘液,伴皮肤瘙痒、皮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四)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损伤胃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反应致粘液分泌增加,出现腹泻伴粘液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