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能增强抵抗力

合理膳食
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成分,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每千克体重1.2~1.5克的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较为适宜,例如成年男性每天从瘦肉中获取50~70克左右的蛋白质,女性相对少一些,但也应保证充足摄入,儿童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合理摄取。
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抵抗力,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的摄入量建议为100毫克左右;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系统,深海鱼类、鸡蛋、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成年人每天可通过合理饮食获取10微克左右,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需求相对更多,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
矿物质:锌元素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海产品、坚果、瘦肉中含锌较为丰富,成年人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约为15毫克,儿童根据年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5~12毫克左右;硒元素也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谷类、肉类、海鲜等食物中含有硒,成年人每天硒的摄入量应保持在60微克左右。
适量运动
运动强度与频率: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步)、慢跑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每周2~3次的抗阻运动,像俯卧撑、深蹲等。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强度和频率有所不同,儿童每天应保证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户外活动等;老年人可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走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长期坚持适量运动的人患感冒等常见疾病的几率相对较低。
充足睡眠
睡眠时长: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需要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青少年8~10小时。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修复和调整,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等的正常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例如,长期睡眠不足的人,体内负责清除病原体的T细胞功能会受到影响,使得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的侵袭。
睡眠质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深度睡眠时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在有序调整,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时长能更好地维持免疫功能。
戒烟限酒
吸烟的危害: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长期吸烟的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增加,同时也会影响整体的免疫状态。例如,吸烟者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会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
饮酒的影响: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胰腺等器官,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短期大量饮酒会使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长期酗酒则会导致免疫功能持续下降,增加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成年人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包括免疫系统的损害。
心理调节
压力与免疫系统的关系: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更容易生病。例如,长期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频繁感冒等情况。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冥想每天进行15~20分钟,能帮助放松身心,调节身体的应激反应,从而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积极心态的作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研究发现,心态乐观的人在面对相同的外界刺激时,体内免疫指标更趋于正常,例如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相对较高,这种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对维持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