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血管反应和白细胞渗出
血管反应:
-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早期,局部细动脉短暂收缩,随后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这是由于炎症介质作用于血管,使血管扩张所致,此阶段可使局部红、肿表现明显,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其血管反应可能因自身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儿童血管相对较细,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在外观上更易观察到局部的红、肿表现;对于老年人,血管弹性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影响血管反应的程度。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液体和蛋白质等渗出到组织间隙。炎症介质如组胺、缓激肽等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间隙增大,从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蛋白等进入组织液,造成局部组织水肿,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其血管内皮可能已受到一定损伤,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况可能与非吸烟者有所不同,长期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更明显,进而影响炎症反应的进程。
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随着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中白细胞离开血管中心部,到达血管壁,沿内皮滚动,这是白细胞渗出的第一步。白细胞的边集和滚动是由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与白细胞表面的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其体内的代谢紊乱等因素可能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和功能,从而影响白细胞的边集和滚动过程,导致炎症反应中白细胞渗出可能出现异常,影响炎症的控制。
-白细胞黏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紧密黏附,这是通过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的多种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的,如整合素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的结合。
-白细胞游出和趋化作用: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称为游出。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作用,同时,炎症局部会产生一些趋化因子,如细菌产物、补体片段等,吸引白细胞定向运动到炎症部位,即趋化作用。不同性别人群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渗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的免疫细胞功能等有一定不同,但具体到白细胞渗出过程,目前研究显示在基本机制上无本质性别差异,但在疾病状态下可能因性激素等因素有所影响;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其身体的免疫调节状态可能与普通人群不同,在炎症时白细胞渗出及趋化作用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身体的免疫微环境,影响白细胞的渗出和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