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宝宝可以养狗吗这会传染疾病吗

一、家里有宝宝可以养狗吗
1.总体情况
从科学研究来看,家里有宝宝时可以养狗,但需要谨慎考虑并做好相应措施。许多研究表明,宝宝在早期接触宠物,如狗,可能会对其免疫系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发现,在农场长大且早期接触家畜等动物的儿童,患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降低。与狗接触可以让宝宝接触到多样化的微生物,有助于塑造健康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
2.考虑因素
年龄:年龄较小的宝宝,尤其是1岁以内,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更容易受到潜在感染的影响。此时养狗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避免狗与宝宝过度亲密接触,如舔宝宝的脸、嘴等。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到23岁左右,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与狗的接触。
性别:一般来说,性别对是否能养狗影响不大,但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比如部分女孩子可能对狗毛更敏感,出现过敏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如果家庭生活节奏快,没有足够时间照顾狗,如每天遛狗、清洁狗的生活环境等,那么养狗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同时,如果家中空间较小,狗狗活动空间受限,也可能影响狗狗健康,间接对宝宝产生不利影响。
病史:若宝宝本身有过敏史,如对动物毛发、皮屑过敏,那么养狗可能会加重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养狗。若宝宝曾有被狗咬伤等经历,心理上对狗存在恐惧,也需谨慎考虑。
二、养狗会传染疾病给宝宝吗
1.可能传染的疾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狗是主要的传染源。宝宝被携带病毒的狗咬伤、抓伤后,病毒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引发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弓形虫病:虽然狗不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但狗可能通过粪便排出弓形虫卵囊。宝宝接触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等,经口感染,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皮肤真菌病:狗身上的真菌,如犬小孢子菌等,可传染给宝宝,引起头癣、体癣等,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瘙痒等。
2.不常发生但需注意的疾病
布鲁氏菌病:狗感染布鲁氏菌后,可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染给宝宝,引起发热、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不过,这种情况在城市家庭养狗中相对少见。
三、预防狗狗传染疾病给宝宝的措施
1.狗狗健康管理
定期带狗狗接种疫苗,包括狂犬病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多联疫苗等,这能有效降低狗狗感染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定期给狗狗进行体内外驱虫,体外驱虫可以使用含有吡虫啉、氟虫腈等成分的驱虫药,体内驱虫可使用含有阿苯达唑、吡喹酮等成分的驱虫药。按照兽医建议的周期进行驱虫,一般体外驱虫每月一次,体内驱虫每36个月一次。
定期带狗狗去宠物医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治疗。
2.宝宝防护
教导宝宝与狗狗接触的正确方式,如不要随意激怒狗狗,不要让狗狗舔脸、嘴等部位。宝宝接触狗狗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为宝宝营造一个相对独立、清洁的空间,避免狗狗随意进入宝宝的卧室、婴儿车等。
给宝宝勤剪指甲,避免宝宝抓伤自己后接触狗狗,增加感染风险。
3.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尤其是狗狗活动区域,使用吸尘器清理狗毛等。
狗狗的生活用品,如狗窝、食盆、玩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可以使用宠物专用消毒剂,按照说明进行消毒。
及时清理狗狗的粪便,避免宝宝接触。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对于宝宝: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与狗狗接触时要格外注意。家长需时刻监督宝宝与狗狗的互动,避免意外发生。如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且近期有与狗狗密切接触史,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2.对于孕妇:虽然狗传播弓形虫等疾病给孕妇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需谨慎。孕妇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狗狗粪便,若家中养狗,可让其他家人承担照顾狗狗的主要工作。若孕妇接触过狗狗,要及时洗手。同时,孕期可进行弓形虫等相关检查,确保自身和胎儿健康。
3.对于老人: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部分老人可能存在免疫力较低或有慢性疾病的情况。如果家中养狗,老人在接触狗狗后也要注意洗手,避免因狗狗携带的病菌引发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若老人行动不便,要注意狗狗的活动是否会对老人造成绊倒等意外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