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典吧健康典吧
风险提示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

哪些人易患精神疾病

2025年06月25日
吴硕琳
吴硕琳副主任医师精神心理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健康典吧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一、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这些精神疾病,那么其后代遗传相关致病基因的概率会增加,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该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数倍。

二、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人

1.青少年时期:此阶段的人群面临学业压力、身体发育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交关系的调整等挑战。例如,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激烈,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波动也可能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精神疾病的易感性。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老年时期:老年人可能面临退休后的社会角色转变、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困扰以及亲友离世等多种生活事件。这些变化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失落感、孤独感,进而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而且,老年人的大脑功能逐渐衰退,神经递质分泌减少,也使得他们更易患老年期痴呆等精神疾病。

三、女性群体

1.生理因素:女性在经期、孕期、产后及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剧烈变化。例如,孕期和产后女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波动,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的代谢,导致情绪不稳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约10%-15%的产后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

2.社会心理因素:在社会中,女性往往承担着多种角色,如家庭照顾者、职业女性等,面临的压力源较多。当遇到生活应激事件如婚姻问题、工作压力等时,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四、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

1.长期熬夜: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影响神经递质的正常分泌和调节。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增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生风险。

2.过度饮酒:酒精对大脑神经细胞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损害神经细胞膜,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长期酗酒者容易出现酒精性幻觉症、酒精性妄想症等精神障碍。

3.缺乏运动:运动有助于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对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具有积极作用。缺乏运动的人,大脑内这些神经递质水平相对较低,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易患精神疾病。

五、有特定病史的人

1.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身体不适,心理负担加重。同时,慢性疾病可能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2-3倍。

2.脑部疾病患者: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可直接损伤大脑神经组织,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传递,进而引发精神症状。例如,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改变、认知障碍、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六、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的人

1.工作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频繁加班、职场人际关系复杂等,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应激系统持续激活,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从事金融、医疗等高压职业的人群,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2.生活压力:如经济困难、家庭矛盾、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离婚等),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如果个体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就可能引发精神疾病。

七、治疗药物

1.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可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血清素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血清素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2.抗焦虑药:如氯硝西泮,可作用于大脑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缓解焦虑情绪。

八、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评估诊断。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优先采用心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同时,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降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许多精神科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其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孕期或哺乳期出现精神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综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药物利弊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家人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缓解心理压力。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减弱,用药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使用精神科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此外,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精神疾病。

哪些人不宜吃人参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4日
不宜吃人参的人群包括健康体质偏实者食用人参会加重实热之症、患有热性病症者中外感热病初期用人参会阻碍外邪发散、阴虚火旺者食用会加重虚火、高血压患者食用可能致血压升高、儿童群体食用易致性早熟、对人参过敏者会出现过敏反应。
哪些人不适合吃人参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
2025年10月14日
实证表明健康体质偏实者、患有某些实证病症者(湿热内蕴者、肝阳上亢者)、儿童群体、正在发热者、对人参过敏者不适合吃人参,健康体质偏实者食人参会加重“上火”等症状且可能打破机体平衡,湿热内蕴者食人参会阻碍湿热排泄加重病情,肝阳上亢者食人参会加重症状及引发血压波
哪些人不适合打斯奇康
杨惠文
杨惠文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11日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斯奇康的使用需注意: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发热患者注射可能干扰免疫平衡和原发疾病恢复;急性传染病患者使用可能打乱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节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使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可能引起应激反应致血压心率波动诱发心脑血
健脾易肠丸适合哪些人吃
王雪梅
王雪梅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9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健脾易肠丸适合脾胃虚弱且肠道功能不佳者、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者、老年胃肠功能减退者服用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需医生严格指导孕妇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服用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严重基础疾病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用药风险。
哪些人可以做肾移植?
张聪
张聪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7日
中日友好医院
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中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先天性多囊肾、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发展到终末期的患者,儿童和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符合相应条件的,以及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心理和社会支持良好的患者都可能考虑肾移植,且不同情况有相
哪些人不适合吃氨糖?
曾宪付
曾宪付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随州市中医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无病史均应避免食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各年龄段男女无论生活方式及有无病史均不适合食用氨糖以防加重肝肾损害;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无论年龄生活方式及有无特殊病史均不适合食用氨糖因要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未知影响。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隽
陈隽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因药物易蓄积会加重损害不适合服用;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一般不建议服用;儿童因身体未完全成熟且相关研究少除非专业医生评估必要否则不建议服用。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陆斌
陆斌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不建议随意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氨糖且使用前需咨询医生;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服用氨糖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以评估是否有相互作用。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张月美
张月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济宁市中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服用后可能引发过敏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儿童过敏反应更难控制需谨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因氨糖经肝肾代谢排泄会加重肝肾负担老年人肝肾减退服用需慎重且患病期间生活方式要调整,孕期或哺乳期女性因氨糖对其及胎儿婴儿影响研究不充分一般不建议服用,正在服用其他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岩
陈岩主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服用后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儿童有类似糖类过敏史用氨糖需谨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氨糖会加重肝肾负担老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对禁止服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者氨糖与某些药合用会增加风险老年及儿童用氨糖需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服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晓东
陈晓东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氨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氨糖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因安全性研究有限不建议随意服用氨糖需咨询医生;儿童尤其低龄儿童因身体器官发育未成熟且相关研究数据缺乏一般不建议服用氨糖儿童关节问题优先非药物干预确需用药应在医生严
哪些人不能服用氨糖
陈隽
陈隽副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6日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对氨糖过敏者无论年龄性别均绝对不能服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各年龄段男女均不能服用;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需特别注意不能服用氨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与氨糖发生相互作用者不同年龄因生理特点不同需留意,性别一般非药物相互作用致氨糖禁忌差异主要原因。
人格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人格障碍有四个共同特点
张保华
张保华主任医师
2025年10月03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人格障碍有多种类型及不同症状,具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行为模式稳定持久、损害社会功能、缺乏自知力等共同特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及影响有差异,不良生活环境等增发病风险,儿科护理中对青少年需关注其人格发展早期干预。
哪些人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呢
刘子龙
刘子龙住院医师
2025年09月30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老年人因免疫衰老及基础疾病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等致肺部防御降低,免疫功能低下者因先天缺陷或用药致易感染;从事高风险职业且防护不到位的医护人员和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易接触病毒感染;居住环境拥挤的群居生活者和密闭公共场所工作
哪些人比较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桑迎竹
桑迎竹主治医师
2025年09月30日
甘肃省人民医院
老年人因免疫衰老、合并基础疾病及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易受新冠病毒侵袭需减少去密集通风差场所、戴口罩、保持通风、控基础病;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因基础病影响感染后病情易加重需遵医嘱控病、监测指标、保暖、少接触感染者;未接种疫苗者缺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染需尽快按程序接种
健康典吧
健康典吧内容支持
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页面广告是为了让平台提供更好内容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10421798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