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筛查是阳性怎么办
一、进一步检查明确情况
1.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筛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呈阳性时,阴道镜检查是重要的后续步骤。通过阴道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宫颈局部的病变情况,利用醋酸白试验、碘试验等方法,发现可疑的病变区域。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阴道镜检查的意义相同,都是为了精准定位可能存在的宫颈病变部位。例如,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生活方式的女性,更需要通过阴道镜检查来排除高级别病变。
2.宫颈活检
-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宫颈活检,这是明确宫颈病变性质的金标准。活检组织会送病理检查,以确定是炎症、低级别上皮内病变还是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等。对于有既往宫颈病变病史的人群,宫颈活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变化。比如既往有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病史的女性,再次出现宫颈筛查阳性时,宫颈活检能明确病情是否进展。
二、根据不同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1.炎症情况
-如果病理检查提示只是宫颈炎症,对于一般人群,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处理。如果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可以采用局部药物治疗,如使用保妇康栓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宫颈炎症,这时候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局部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炎症情况,因为严重的炎症可能会对妊娠产生一定影响,如增加早产等风险。
2.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对于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大部分可以自然消退。对于年轻、免疫功能正常的女性,可以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TCT和HPV。而对于年龄较大、病变持续存在的女性,可能需要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需要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病变的转归。
3.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有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需要积极处理。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考虑行宫颈锥切术,如利普刀锥切术(LEEP术)或冷刀锥切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需要在充分评估病情的情况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如密切随访或者在合适时机行宫颈锥切术,同时要向患者详细说明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对于有家族宫颈癌病史的人群,在处理高级别上皮内病变时要更加积极,因为这类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三、定期随访监测
1.一般人群随访
-在采取相应治疗或观察措施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治疗后3-6个月复查TCT和HPV,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后续的随访方案。对于经过治疗的患者,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复发或再次病变情况。例如,经过LEEP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女性,在术后3个月需要复查,观察宫颈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病变残留或复发。
2.特殊人群随访
-对于老年女性,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随访的间隔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可能需要相对更密切的随访。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女性,因为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愈合能力,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对宫颈病变恢复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宫颈病变可能带来的其他健康风险,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宫颈病变时,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加强随访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