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凝剂药有哪些

一、维生素K拮抗剂
1.华法林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止维生素K的循环再利用,使得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受阻,从而影响凝血过程。
-适用情况: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心房颤动等引起的血栓事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可能下降,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儿童使用相对较少,因为其凝血机制与成人有差异且华法林对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相对有限;女性使用时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妊娠期间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华法林综合征等风险需谨慎;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华法林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也需调整剂量并加强监测。
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1.达比加群酯
-作用机制:直接抑制凝血酶(Ⅱa因子),阻断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步骤,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适用情况:可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年龄方面,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可能需要根据肾功能等情况调整剂量;儿童不推荐使用该药物;女性使用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妊娠和哺乳期需谨慎评估;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达比加群酯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药物蓄积风险增加,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三、Xa因子抑制剂
1.利伐沙班
-作用机制:选择性地抑制游离和结合的X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活性,从而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
-适用情况:可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如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血栓预防等。年龄上,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关注其身体机能状态和药物代谢情况;儿童不适用该药物;女性使用一般无特殊禁忌,但妊娠和哺乳期需谨慎;对于有出血风险因素或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因为利伐沙班部分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时药物排泄也会受影响。
2.阿哌沙班
-作用机制:同样是选择性抑制Xa因子,通过抑制Xa因子来阻止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达到抗凝目的。
-适用情况: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年龄方面,老年患者使用时要考虑其生理功能变化对药物的影响;儿童不推荐使用;女性使用一般无禁忌,但妊娠和哺乳期需谨慎;有肝肾功能异常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并加强监测,因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与肝肾功能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