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感冒小妙招
一、休息与保暖
原因及做法:肠胃感冒时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休息能帮助身体恢复能量,抵御病毒。应保证患者有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较为合适,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安静、温馨的休息氛围,保证其充足睡眠,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更需要通过休息来促进身体恢复。
二、饮食调整
原则:肠胃功能处于较弱状态,需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具体食物及原因:
-米汤:容易消化,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和能量,且不会加重肠胃负担。可将大米煮烂后,取上层的米汤给患者饮用,对于各年龄段的肠胃感冒患者都适用,尤其是儿童,其肠胃更脆弱,米汤是较好的选择。
-稀粥: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小米粥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南瓜粥富含果胶等成分,能保护胃黏膜。煮稀粥时要煮得软烂,方便消化吸收。对于成年人,也可适当搭配一些青菜,但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玉米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肠胃消化负担。
三、补充水分
重要性及方式:肠胃感冒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身体失水,及时补充水分非常关键。可以让患者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也可饮用淡盐水,以补充因腹泻、呕吐丢失的电解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每次的饮水量,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呕吐,可采用滴管或小勺少量喂水的方式。成年人也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日水分摄入充足,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年龄越小,每千克体重所需水分相对越多。
四、物理缓解不适
针对呕吐:如果患者有呕吐症状,可让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呕吐后及时清理口腔异物。还可以用冷毛巾敷在患者额头,有一定缓解不适的作用。
针对腹痛:可以用温暖的毛巾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热敷时要密切关注其皮肤反应,成年人热敷时温度可稍高一点,但也应控制在舒适的范围,一般40~50℃左右,通过热敷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腹痛症状。
五、就医评估
何时需就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眶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或者体温持续高热不退(成年人体温超过38.5℃,儿童体温超过39℃);以及出现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等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尤其是儿童患者,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