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怎么看
血气分析指标及意义
酸碱度(pH)
意义: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的基本指标,正常范围为7.35~7.4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不同年龄人群由于机体代谢等差异,pH正常范围稍有不同,儿童的酸碱平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新生儿pH正常范围略窄,为7.25~7.40。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酗酒可能影响机体酸碱平衡,进而影响pH值;病史方面,如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时,pH会降低。
动脉血氧分压(PaO₂)
意义:衡量肺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约为80~100mmHg。年龄越小,PaO₂相对越低,新生儿PaO₂正常范围为60~80mmHg。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会损害肺部功能,影响PaO₂水平;病史方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O₂往往降低。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
意义:反映肺泡通气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35~45mmHg。它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PaCO₂升高提示通气不足,有CO₂潴留,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PaCO₂降低提示通气过度,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不同年龄人群的PaCO₂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的呼吸频率等与成人不同,其PaCO₂正常范围也有所不同。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中,肥胖人群可能存在通气功能相对不足的情况,影响PaCO₂;病史方面,重症肌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肌无力,导致PaCO₂升高。
血氧饱和度(SaO₂)
意义:反映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程度,正常范围为95%~98%。SaO₂降低提示机体缺氧,年龄越小,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同,新生儿SaO₂正常范围与成人相近,但机体代偿机制有差异。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上,高原地区由于氧气含量低,SaO₂可能相对降低;病史方面,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SaO₂也会降低。
碳酸氢根(HCO₃⁻)
意义:分为标准碳酸氢根(SB)和实际碳酸氢根(AB)。SB是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PaCO₂40mmHg,温度37℃,血红蛋白氧饱和度100%)测得的HCO₃⁻浓度,正常范围22~27mmol/L。AB是指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₃⁻浓度,正常范围与SB相近。AB与SB的差值可反映呼吸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中,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机体的酸碱代谢,进而影响HCO₃⁻水平;病史方面,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HCO₃⁻代谢异常。
血气分析结果综合判断
首先结合pH判断酸碱失衡的性质,若pH降低,再看PaCO₂和HCO₃⁻的变化。如果PaCO₂升高,HCO₃⁻也升高,多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如果PaCO₂降低,HCO₃⁻降低,多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不同,判断时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例如新生儿,其呼吸系统、肾脏等发育不完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差,在分析血气结果时要综合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状况,与成人的判断有所不同。同时,结合病史和生活方式因素,如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出现酸中毒时要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从而全面准确地解读血气分析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