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体检有哪些项目呢

一般体格检查
身高与体重: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初步了解身体的基本发育状况及营养情况等,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超重或消瘦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正常BMI范围有所差异,例如成年男性正常BMI通常在18.5~23.9之间,成年女性在18.5~23.9之间,儿童青少年则有各自年龄段对应的正常范围区间。
血压测量:了解血压水平,排查高血压等问题。不同年龄段正常血压值不同,成年人正常收缩压一般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血压范围也会变化,比如学龄儿童收缩压多在90~110mmHg,舒张压在60~75mmHg左右,高血压的诊断需综合多次测量结果及个体情况判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包含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项目。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反映是否贫血,白细胞及其分类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血小板计数则与凝血功能等相关。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范围有差别,比如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范围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趋近成人范围,儿童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正常区间。
生化检查
-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可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及损伤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肝功能指标正常范围略有不同,例如儿童的转氨酶水平可能相对成人稍高一些,但都有各自的正常参考值区间。
-肾功能:涉及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不同年龄阶段肌酐的正常范围不一样,儿童肌酐正常范围较成人更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尿酸水平在不同年龄段也有相应的正常范围。
-血糖:检测空腹血糖等,排查糖尿病等糖代谢异常疾病。成年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与之相近,但不同年龄段可能略有差异,比如新生儿血糖正常范围稍低,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调整至成人相近范围。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帮助评估血脂代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血脂正常范围有别,例如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血脂正常范围可能略有不同,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指标也会逐渐向成人正常范围靠近。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观察胸廓、肺部等情况,辅助诊断肺部炎症、结核、肿瘤等疾病。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的正常表现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胸廓发育等特点,胸部X线表现与成人有差异,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
腹部超声:能对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进行检查,了解脏器的形态、大小、结构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不同年龄人群腹部脏器的超声表现不同,儿童腹部脏器相对较小,超声检查时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判断,比如儿童的肾脏超声表现与成人在大小、结构细节等方面有差异。
五官科检查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等。视力检查可了解视力情况,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视力标准不同,儿童需要通过合适的视力表进行检查,如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力一般在0.5~0.8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达到1.0及以上;眼压测量排查青光眼等疾病;眼底检查观察视网膜等情况。
口腔科检查:查看牙齿、牙龈等情况,排查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不同年龄段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不同,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更容易出现龋齿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口腔卫生及牙齿发育情况。
耳鼻喉科检查:检查耳部、鼻部、咽喉部等,了解有无炎症、异物、占位等情况。例如检查耳部可判断是否有中耳炎等,检查鼻部可了解有无鼻窦炎等,检查咽喉部可排查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不同年龄人群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表现和好发情况上有差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在单位体检时,部分检查可能需要家长配合,比如采血等操作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儿童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检查时需依据儿童相应的正常参考值区间来判断结果。而且儿童在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可尽量选择对儿童辐射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
女性:女性体检时要避开月经期,避免影响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在妇科方面,已婚女性可能需要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宫颈涂片等检查,未婚女性一般不进行经阴道的妇科检查,可选择经直肠等检查方式。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基础疾病较多,体检前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情况。在检查时要注意行动安全,比如血压测量时要安静休息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等要配合好,一些特殊检查如肠镜等可能需要提前做好肠道准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