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

一、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的常见原因
1.内侧副韧带损伤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运动爱好者中较为常见,年轻人运动强度大时更易出现。比如青少年跑步时突然变向等动作易导致内侧副韧带损伤。
-生活方式:长期跑步、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运动姿势不正确(如跑步时膝盖内扣等)都增加风险。
-病史影响:有过膝关节损伤病史的人再次跑步时更易出现内侧副韧带相关问题。内侧副韧带主要起稳定膝关节内侧的作用,当受到外翻力等损伤时,就会引起膝盖内侧疼痛,一般按压内侧副韧带处有明显压痛。
2.鹅足滑囊炎
-年龄性别:中老年人相对常见,男性女性都可能发生,常与过度使用膝关节有关。
-生活方式:长时间跑步、频繁屈伸膝关节等运动方式易引发。鹅足是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的共同止点,此处滑囊受到反复摩擦、挤压等刺激后易发炎,导致膝盖内侧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膝关节内侧下方。
3.骨性关节炎
-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磨损等退变情况增多。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跑步等过度使用膝关节的运动可加速关节退变。
-病史影响: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畸形等病史者更易发展为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磨损等会引起膝盖内侧疼痛,还可能伴有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
4.半月板损伤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运动爱好者中常见,男性相对可能更易因运动受伤导致半月板损伤。
-生活方式:跑步中突然扭转膝关节等动作易引起半月板损伤。比如跑步时在不平坦地面突然改变方向,半月板受到异常应力就可能损伤,损伤后可出现膝盖内侧疼痛,还可能伴有膝关节交锁等症状。
二、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的评估与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膝盖内侧的压痛部位、范围,进行膝关节的屈伸、内外翻等应力测试,初步判断是韧带损伤、滑囊炎还是其他问题。例如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内外翻应力测试可出现异常活动等表现。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膝关节骨质情况,如有无骨质增生、畸形等,帮助排查骨性关节炎等问题。
-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膝关节软组织结构,如韧带、半月板、滑膜等情况,对于明确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鹅足滑囊炎等有重要价值。
三、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的处理与预防
1.急性期处理
-休息:立即停止跑步等引起疼痛的运动,让膝关节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冷敷:在疼痛发生后的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膝盖内侧,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膝盖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轻肿胀。
2.缓解疼痛的方法
-药物辅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适用人群等情况,比如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禁用等。
3.康复锻炼
-膝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腘绳肌锻炼等,增强膝关节稳定性。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可坐在椅子上,伸直膝关节,收紧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多次;腘绳肌锻炼可俯卧位,屈膝,将小腿向上抬。
-关节活动度锻炼:进行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度锻炼,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要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进行。
4.预防措施
-运动前充分热身:跑步前进行5-10分钟的动态热身,如快走、高抬腿、关节活动等,让身体和膝关节适应运动状态。
-纠正运动姿势: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膝盖内扣等不良姿势,可通过镜子观察或请专业人员指导。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速度等强度,避免过度运动。比如开始跑步时每周增加的距离不超过10%等。
-选择合适的场地:尽量选择平坦、柔软的场地跑步,减少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力。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平时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需特别注意。他们运动损伤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要避免过度运动。如果出现膝盖内侧疼痛,应及时减少运动量,必要时就医检查,排除生长发育相关问题或轻微的运动损伤等。比如儿童青少年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可能与胫骨结节骨骺炎等相关,需注意与运动损伤相鉴别。
2.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退变等情况较多,跑步时出现膝盖内侧疼痛更要谨慎。要注意运动强度不能过大,运动后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的康复锻炼来维护膝关节功能。
3.女性人群
-女性在生理结构等方面可能有一定特点,跑步时膝盖内侧疼痛需关注。比如女性骨盆结构等可能影响跑步姿势等,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等。如果是孕期或产后女性出现膝盖内侧疼痛,要考虑特殊生理阶段的影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盲目运动加重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