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新型肺炎防控注意事项

一、个人防护
1.口罩佩戴: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需正确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及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佩戴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贴合面部。例如,进入医院、超市等人流较大场所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2.手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使用流动水配合肥皂或含酒精成分(酒精浓度≥60%)的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若无法及时用流动水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情况。
二、环境消毒
1.家居环境消毒:定期对家居中的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如门把手、桌面、水龙头、手机、遥控器等,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稀释后使用)或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餐具等可耐高温物品,可通过煮沸消毒15-30分钟来达到消毒效果。
2.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应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尤其是卧室、客厅等空间,通过空气流动降低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浓度。
三、健康监测
1.自身及家人健康关注:密切留意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关注体温变化(成人腋下体温≥37.3℃、儿童肛温≥38℃等可视为发热情况)、是否出现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疑似新型肺炎相关症状。
2.疑似症状应对:若出现上述疑似症状,应立即佩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就诊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往往机体免疫力较弱,且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需格外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若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且就医过程中严格遵循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2.儿童:儿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以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过度剧烈运动,防止因身体疲劳降低免疫力;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儿童出现发热等症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不适,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随意服用退热药物,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3.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人群需规律服用基础疾病相关药物,维持病情稳定;严格按照上述个人防护、环境消毒、健康监测等要求进行防护,定期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和新型肺炎相关症状,若基础疾病病情出现变化或出现新型肺炎疑似症状,要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