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肝功是检查什么

一、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及意义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相关指标
1.白蛋白(ALB)
-意义:由肝脏合成,是血浆中主要的蛋白质成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以及机体营养状态等。例如,肝脏疾病时,如肝硬化、重型肝炎等,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可导致血清白蛋白降低;而营养不良等情况也会使白蛋白水平降低。
-年龄因素:新生儿由于肝脏合成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出生后白蛋白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儿童时期如果存在慢性肝脏疾病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白蛋白合成,导致其水平异常。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白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该指标水平。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本身肝脏合成功能已受影响,更需关注白蛋白水平变化。
2.球蛋白(GLB)
-意义:包括免疫球蛋白等多种成分,主要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肝脏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更多球蛋白,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时,球蛋白可能会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导致球蛋白异常增高。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球蛋白水平与成人有所不同,在一些感染性疾病等情况下,儿童球蛋白的变化可能与成人有差异。例如儿童感染病毒后,球蛋白的升高情况可能与成人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有不同表现。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免疫应激状态的人群,如经常接触过敏原等,可能会影响球蛋白水平。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或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球蛋白水平更容易出现异常。
3.白球比(A/G)
-意义:是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比例范围。该比值变化可以辅助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例如,肝硬化、重型肝炎时,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会降低,甚至倒置。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阶段白球比可能有生理波动,儿童时期肝脏功能与成人不同,白球比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与成人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病史:有肝脏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肝炎病史,定期监测白球比有助于评估肝脏疾病的进展情况。
(二)胆红素代谢相关指标
1.总胆红素(TBil)
-意义: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是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重要指标。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如肝细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等)、溶血性黄疸(溶血疾病等)、梗阻性黄疸(胆道结石、肿瘤等引起胆道梗阻)。
-年龄因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尚未完善,总胆红素可出现生理性升高,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可能更早,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儿童时期如果出现黄疸症状,总胆红素的变化需要考虑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可能,同时也要警惕病理性黄疸的情况,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可导致儿童总胆红素升高。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损伤肝脏,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总胆红素升高。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胆道结石病史,容易出现胆道梗阻,进而引起总胆红素升高。
2.直接胆红素
-意义:是经肝细胞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主要反映肝内及肝外胆管阻塞的情况。当胆道梗阻时,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如胆管癌、胆总管结石等疾病可导致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胆道系统疾病相对较少,但如先天性胆道畸形等情况也会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需要结合儿童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进行诊断。
-病史:有胆道手术史或胆道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胆道梗阻等情况时,直接胆红素会升高,需密切关注。
(三)肝脏酶学相关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意义: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ALT都会升高。一般来说,ALT升高的幅度往往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年龄因素:新生儿时期由于肝细胞发育尚未成熟,ALT水平可能与成人不同,在一些新生儿肝损伤情况时,ALT的变化需要结合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儿童时期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时,ALT升高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儿童甲型肝炎感染时,ALT升高情况可能有一定的年龄差异。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ALT升高;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的人群,也容易引起ALT升高。有肝炎家族史的人群,自身患肝炎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ALT水平变化。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意义: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损伤,线粒体破坏时,AST释放到血液中,AST升高。AST升高也可见于心肌梗死等其他组织损伤情况,但在肝脏疾病中,AST升高可以辅助判断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例如,重型肝炎时AST往往显著升高。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心肌等其他组织发育与成人不同,当AST升高时,需要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等其他组织损伤引起的,这与成人有所不同。
-病史:有心肌疾病病史的人群,AST升高可能与肝脏疾病无关,需要综合判断。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意义:在肝脏中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是反映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等的指标之一。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道结石、肝癌等疾病时,GGT可升高。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GGT水平一般低于成人,在一些儿童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情况下,GGT会升高,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生活方式:长期饮酒人群GGT容易升高,有胆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胆道相关疾病风险较高,GGT水平可能出现异常。
二、肝功能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准备
1.饮食
-检查前一天应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例如,大量食用油腻食物后,血脂升高可能会干扰胆红素等指标的检测结果。一般建议检查前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因为饮酒会直接影响肝脏酶学指标,如ALT、GGT等在饮酒后短期内会升高。
-年龄因素:儿童检查前的饮食控制需要家长配合,儿童如果是婴幼儿,要注意避免在检查前过度喂养,保证检查前的空腹状态符合要求。
2.药物
-某些药物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如抗生素、抗结核药、降糖药等。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检查时间。例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可能会引起ALT升高,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
-年龄因素: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儿童服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与成人不同,在检查前更要详细告知医生儿童的用药情况,因为一些儿童专用药物也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
-病史:有肝病史或正在接受肝病治疗的患者,在检查前不能随意自行停药,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治疗肝病的药物,以便正确解读肝功能检查结果。
3.休息
-检查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导致某些肝功能指标暂时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后ALT可能会有轻度升高,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年龄因素:儿童的休息情况需要家长关注,儿童活泼好动,要保证检查前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因过度玩耍等导致身体应激状态,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二)检查后注意事项
1.结果解读
-拿到肝功能检查结果后,要结合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以及自己的病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某一项指标异常,不要自行盲目判断,应及时咨询医生。例如,单纯ALT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检查前熬夜等因素引起的生理性升高,也可能是肝脏疾病的早期表现,需要医生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年龄因素:儿童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解读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脏功能与成人有差异,医生会结合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等多方面因素来解读结果。例如,新生儿的总胆红素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需要医生进行准确鉴别。
-病史:有既往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在拿到检查结果后,要对比既往结果,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医生评估病情的进展或治疗效果。
总之,肝功能检查通过多项指标来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排泄等功能情况,不同指标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及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