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发生后的典型症状

一、急性期典型症状
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出现急性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3周后缓解,此阶段是由于HIV复制引发病毒血症及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致,病毒大量增殖,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二、无症状期典型症状
此期可持续6-8年,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看似健康,但体内HIV持续复制,具有传染性。这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在与HIV抗争过程中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病毒在体内缓慢增殖,免疫系统虽有一定应答,但尚未引发明显临床症状,不过病毒载量逐渐上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三、艾滋病期典型症状
(一)机会性感染相关症状
1.呼吸系统:常见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间质性肺炎改变。这是由于HIV破坏免疫系统后,肺孢子菌等机会致病菌容易侵袭肺部,肺孢子菌感染会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功能。
2.消化系统:可出现白色念珠菌食管炎,表现为吞咽疼痛;巨细胞病毒性肠炎可导致腹泻、体重下降等。白色念珠菌在免疫低下时易在食管黏膜定植,引起炎症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
3.神经系统:可见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等。隐球菌脑膜炎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等,是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结核性脑膜炎可出现头痛、发热、颈项强直等,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脑膜引发炎症反应;弓形虫脑病会导致癫痫、精神症状等,弓形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引发脑组织病变。
(二)肿瘤相关症状
常见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多发性结节状、斑块状或溃疡状损害,颜色可为淡红、深红至紫色,也可累及口腔、胃肠道等部位。卡波西肉瘤的发生与HIV感染导致免疫系统缺陷,无法有效清除相关病毒及异常细胞有关,病毒等因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四、特殊人群艾滋病典型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感染艾滋病后,除上述成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标准;反复发生严重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运动障碍等。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HIV对儿童免疫系统的破坏更为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及免疫防御功能。
(二)孕妇
孕妇感染艾滋病后,除自身出现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导致母婴传播,若未采取母婴阻断措施,约15%-45%的胎儿、婴儿会感染HIV。同时,孕妇感染HIV后免疫系统变化可能影响妊娠进程,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因此孕妇需进行艾滋病筛查,及时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如抗病毒药物干预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后,免疫功能衰退更明显,机会性感染风险更高,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如发热等症状可能不显著,容易被忽视。此外,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艾滋病相关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症状相互混淆,需密切监测免疫指标(如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及相关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艾滋病相关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