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浮肿是什么病

一、肾源性脸浮肿
(一)肾小球肾炎
1.发病机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同时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脸浮肿,多从眼睑等疏松组织开始。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常与感染等因素相关,有前驱感染病史者易发病。
3.伴随症状:常伴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血尿可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等。
(二)肾病综合征
1.发病机制:大量蛋白尿丢失,血浆白蛋白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症,进而导致水肿,脸浮肿是常见表现之一,水肿可呈全身性,严重时可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发病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成人发病与免疫等因素相关,男性发病概率可能略高于女性。
3.伴随症状:除脸浮肿外,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等表现。
二、心源性脸浮肿
(一)右心衰竭
1.发病机制:右心收缩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脸浮肿,一般是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但严重右心衰竭时脸浮肿也较明显。
2.人群特点:多见于老年人,有基础心脏病史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常因劳累、感染等诱发。
3.伴随症状:伴有呼吸困难、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呼吸困难在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缓解,可伴有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
三、肝源性脸浮肿
(一)肝硬化
1.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门脉高压导致腹腔积液形成,同时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可引起脸浮肿,一般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明显。
2.人群特点:多见于有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等病史者,男性发病可能多于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年以上多见。
3.伴随症状:伴有肝功能减退表现如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蜘蛛痣、肝掌等,以及门脉高压表现如脾大、腹腔积液等。
四、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脸浮肿
1.发病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黏多糖在组织间隙沉积,引起黏液性水肿,脸浮肿是典型表现之一,水肿为非凹陷性。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多见,与自身免疫、碘摄入等因素相关。
3.伴随症状:伴有怕冷、乏力、皮肤干燥、心率减慢、便秘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等危重症情况。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脸浮肿
(一)药物性脸浮肿
1.发病机制:某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等导致脸浮肿,如钙通道阻滞剂等。
2.人群特点:长期服用相关药物者,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药的人群,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3.伴随症状:有明确的服药史,除脸浮肿外可能有该药物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表现,如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面部潮红等。
(二)特发性脸浮肿
1.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2.人群特点:多见于女性,尤其是20-50岁育龄期女性,常与月经周期等因素相关。
3.伴随症状:脸浮肿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可能有一定关联,一般无其他系统特异性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