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口里有异味是怎么回事

口腔局部因素导致口里有异味
龋齿:牙齿发生龋坏时,龋洞内会积存食物残渣,在细菌作用下发酵、腐败,产生异味。例如,当龋洞较深且未及时治疗时,食物残渣容易长期滞留其中,细菌大量繁殖,就会散发难闻气味。儿童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相对不彻底,患龋齿的几率较高,若不注意口腔卫生,更容易出现口里有异味情况。
牙周病: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病会导致牙龈出血、红肿、化脓,牙周袋内会有大量细菌滋生,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产生异味。比如,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中存在大量厌氧菌等,这些细菌分解牙周袋内的有机物质,产生具有臭味的代谢产物。成年人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吸烟等因素,患牙周病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出现口里有异味现象。
口腔黏膜病变:如口腔溃疡,溃疡面会有炎性渗出、坏死组织等,细菌在局部繁殖,也会产生异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口腔溃疡,比如儿童可能因外伤、维生素缺乏等引发口腔溃疡,成人则可能因压力大、免疫力下降等出现口腔溃疡,从而导致口里有异味。
全身性疾病引起口里有异味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患者胃肠消化功能紊乱,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容易产生异味,并通过食管反流至口腔,导致口里有异味。例如,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异常,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过程,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异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胃炎、胃溃疡,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都可能诱发,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胃肠功能逐渐衰退,相对更易患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定植,其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等有异味的物质,导致口里有异味。该菌感染在各年龄人群中都较为常见,儿童可能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感染,成年人感染率也较高,感染后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口里异味可能持续存在。
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经口腔排出时会带有异味。例如,鼻窦炎患者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部,可引起口里有异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进而出现口里有异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体内酮体生成增多,可出现酮症酸中毒,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导致口里有异味。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率相对较高,若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未得到良好控制,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其他因素导致口里有异味
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口腔中,且吸烟会影响口腔的自洁功能,导致口腔内环境变差,产生异味。无论男女老少,长期吸烟都会增加口里有异味的风险,年龄较大的吸烟者由于吸烟时间较长,口腔受影响更严重。
-饮酒:大量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代谢,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会带有酒精气味,同时饮酒可能导致口腔干燥,细菌繁殖增加,加重口里异味。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有饮酒行为,过度饮酒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长期不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细菌滋生,从而出现口里有异味。各个年龄人群都可能存在不吃早餐的情况,尤其是工作繁忙的成年人和正在长身体的儿童,长期不吃早餐对口腔健康和整体健康都不利。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会有口腔异味的副作用,如一些降压药、降糖药等。不同药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常需服用多种药物,更要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口里异味情况,在服用药物过程中若发现口里有异味,可咨询医生是否与药物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