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骨这种手术风险大吗

削骨手术的风险分析
出血风险
削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较大的血管,有出血较多的风险。例如在颧骨或下颌骨削骨时,相关区域的血管分布较为丰富,若手术操作不当或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可能导致术中出血量大。有研究表明,部分削骨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甚至更多,这可能需要及时输血等处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感染风险
任何手术都存在感染的可能性,削骨手术也不例外。手术部位在口腔内或面部皮肤等有细菌定植的区域,术后如果伤口护理不当、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等,都可能引发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可能出现伤口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神经损伤风险
面部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削骨手术中有可能损伤面神经等重要神经。比如下颌角削骨时,可能会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口唇、下颌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出现麻木等症状;损伤面神经分支则可能引起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面部不对称、表情异常等情况。相关统计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削骨手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相关症状。
面部外形不佳风险
手术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出现面部外形不佳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削骨量把握不准确,导致面部两侧不对称、轮廓不自然等。例如两侧颧骨削除量不一致,会使面部看起来左右不协调;下颌角削骨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面部整体的美观度。
影响削骨手术风险的因素
患者自身情况
年龄:年轻人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较好,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可能相对较强,但皮肤弹性等因素也需要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概率增加,这会增加手术中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
性别:一般来说性别对削骨手术风险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的面部骨骼结构略有差异,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的骨骼形态进行手术操作,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如果医生经验不足可能增加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增加手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的风险;酗酒者肝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凝血功能等可能出现异常,也会增加手术风险。
病史: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中血压波动等情况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有面部感染性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可能更高。
降低削骨手术风险的措施
术前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等,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
进行面部的详细影像学检查,如CT等,精准评估面部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以确定合适的削骨量等。
术中操作
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精准把握削骨的部位和量,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发生概率。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术后护理
严格进行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等。
密切观察患者面部情况,包括有无肿胀、出血、感染迹象以及神经功能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患者在削骨手术前应充分与医生沟通,了解手术的详细情况和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手术,并在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