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一)胸腔漏出液
定义:胸腔漏出液是由于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胸腔内液体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而产生的非炎性积液。
发病机制:例如,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胸腔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液体漏出形成漏出液;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导致胸腔漏出液。
(二)胸腔渗出液
定义:胸腔渗出液是由胸膜炎症、肿瘤、肺栓塞等因素引起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和细胞成分漏出到胸腔而形成的炎性积液。
发病机制:如结核性胸膜炎时,结核杆菌感染引起胸膜炎症反应,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渗出液;恶性肿瘤侵犯胸膜,破坏血管和淋巴管,导致渗出液产生。
二、外观与性质指标
(一)颜色
胸腔漏出液:通常为淡黄色、清亮透明液体。年龄因素可能影响外观,儿童的漏出液一般也多为清亮透明,但新生儿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可能液体颜色稍深但仍较清亮。性别差异一般不明显影响漏出液颜色。生活方式对漏出液颜色影响不大,但若患者有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硬化,可能因肝功能异常影响蛋白合成,进而影响漏出液形成,但颜色主要还是取决于基础病因。病史方面,有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清亮。
胸腔渗出液:颜色多样,可呈草黄色、血性、脓性等。若为结核性渗出液,多为草黄色;肿瘤引起的渗出液可呈血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渗出液则为脓性。不同年龄患者渗出液颜色特点类似,但儿童结核性渗出液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出现血性改变。性别差异不显著影响渗出液颜色。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的肺癌患者可能因肿瘤导致血性渗出液。病史方面,有结核病史的患者易出现草黄色渗出液,有肿瘤病史者易出现血性渗出液。
(二)透明度
胸腔漏出液:透明度高,清亮,几乎不浑浊。儿童的漏出液透明度与成人相似,新生儿若液体中细胞成分少也保持清亮。性别对透明度无明显影响。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透明度,病史中,基础疾病控制良好的心力衰竭患者漏出液透明度高。
胸腔渗出液:透明度低,多浑浊。结核性渗出液可能因含有一定量细胞和蛋白而稍浑浊,肿瘤性渗出液若细胞成分多则更浑浊。儿童渗出液因细胞等成分情况不同,浑浊程度有差异,肿瘤患儿渗出液可能更易浑浊。性别对透明度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中,吸烟史可能不直接影响渗出液透明度,但肿瘤患者吸烟可能加重病情导致渗出液更浑浊。病史中,感染性病史的渗出液更易浑浊。
(三)比重
胸腔漏出液:比重低于1.018。不同年龄人群比重差异不大,儿童比重也遵循此范围。性别对比重影响不明显。生活方式中,正常生活方式下比重无明显变化,病史中,心力衰竭控制不佳时,比重可能接近1.018上限,但仍低于1.018。
胸腔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肿瘤性渗出液比重可能相对更高,结核性渗出液比重也多高于1.018。儿童渗出液比重同样遵循高于1.018的特点,肿瘤患儿渗出液比重可能因肿瘤相关代谢等因素稍高。性别对比重影响不显著。生活方式中,无特殊生活方式导致比重改变。病史中,肿瘤病史患者渗出液比重可能更高。
(四)蛋白含量
胸腔漏出液: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小于30g/L。儿童漏出液蛋白含量与成人相似,新生儿若存在低蛋白血症,蛋白含量可能低于30g/L。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蛋白含量更低,病史中,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时漏出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胸腔渗出液:蛋白含量较高,一般大于30g/L。结核性渗出液蛋白含量多在30-50g/L之间,肿瘤性渗出液蛋白含量可能更高。儿童渗出液蛋白含量因病因不同有所差异,如结核性渗出液蛋白含量也多在上述范围。性别对蛋白含量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中,无特殊生活方式导致蛋白含量改变。病史中,肿瘤患者渗出液蛋白含量常升高。
(五)细胞计数
胸腔漏出液:细胞计数较少,一般少于100×10⁶/L,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儿童漏出液细胞计数与成人相近,新生儿若液体中细胞少则计数低。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健康生活方式者漏出液细胞计数正常,病史中,心力衰竭控制良好时细胞计数低。
胸腔渗出液:细胞计数较多,可超过500×10⁶/L。结核性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胞计数多在(200-500)×10⁶/L;肿瘤性渗出液以中性粒细胞或肿瘤细胞为主,细胞计数可更高。儿童渗出液细胞计数因病因不同,如结核性渗出液淋巴细胞计数与成人相似,但肿瘤性渗出液中肿瘤细胞计数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性别对细胞计数影响不大。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肿瘤高危人群可能细胞计数异常。病史中,结核病史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肿瘤病史患者可能有肿瘤细胞。
三、实验室检查指标
(一)李凡他试验
胸腔漏出液:李凡他试验阴性。各年龄组漏出液李凡他试验均阴性,性别无影响,生活方式不影响该试验结果,病史中,基础疾病稳定的漏出液患者李凡他试验阴性。
胸腔渗出液:李凡他试验阳性。结核性渗出液、肿瘤性渗出液等李凡他试验均阳性。儿童渗出液李凡他试验阳性,肿瘤性渗出液中也呈阳性。性别不影响该试验结果,生活方式中,有感染因素的渗出液患者李凡他试验阳性,病史中,感染或肿瘤病史患者李凡他试验阳性。
(二)葡萄糖含量
胸腔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一般在3.3-6.1mmol/L。儿童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成人相似,新生儿血糖正常时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也正常。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正常饮食者漏出液葡萄糖含量正常,病史中,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胸腔漏出液,需考虑血糖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但一般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仍与血糖相关。
胸腔渗出液:葡萄糖含量降低,若低于3.3mmol/L,常见于结核性、化脓性渗出液。结核性渗出液中葡萄糖含量因结核杆菌代谢消耗葡萄糖而降低,肿瘤性渗出液葡萄糖含量也可降低。儿童渗出液葡萄糖含量降低特点与成人相似,病史中,有结核或化脓性感染病史者渗出液葡萄糖含量低。
(三)乳酸脱氢酶(LDH)
胸腔漏出液:LDH含量较低,一般小于200U/L。儿童漏出液LDH含量与成人相近,新生儿若基础情况好,LDH也在正常低水平。性别无明显影响,生活方式中,健康生活方式者LDH正常,病史中,心力衰竭患者若心功能较好,漏出液LDH低。
胸腔渗出液:LDH含量较高,多大于200U/L,且渗出液LDH/血清LDH比值大于0.6。结核性渗出液LDH多在200-500U/L,肿瘤性渗出液LDH可更高。儿童渗出液LDH水平与成人相似,肿瘤性渗出液中LDH升高更明显。性别对LDH无显著影响,生活方式中,有肿瘤高危因素的人群渗出液LDH可能升高,病史中,结核或肿瘤病史患者渗出液LDH高。
四、病因与临床意义
(一)胸腔漏出液的病因与临床意义
病因:主要有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年龄方面,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进而出现漏出液;新生儿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淋巴回流受阻等出现漏出液。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硬化的男性可能更易出现漏出液,但女性也可因其他病因出现。病史中,有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病史者易出现漏出液。
临床意义:通过检测漏出液可帮助明确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患者检测出漏出液,提示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肝硬化患者检测出漏出液,提示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
(二)胸腔渗出液的病因与临床意义
病因: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肺炎旁胸腔积液、肺栓塞等。儿童结核性渗出液可能与卡介苗接种史等有关,肿瘤性渗出液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有关。性别上,男性肺癌患者相对较多,可能导致男性肿瘤性渗出液稍多,但无绝对差异。生活方式中,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男性易出现肿瘤性渗出液;接触石棉等有害物质的人群易出现间皮瘤相关的渗出液。病史中,有结核病史者易患结核性渗出液,有肿瘤病史或家族肿瘤史者易患肿瘤性渗出液。
临床意义:检测渗出液有助于明确病因,结核性渗出液检测出结核菌可确诊结核性胸膜炎;肿瘤性渗出液中找到肿瘤细胞可明确肿瘤转移至胸膜。
五、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胸腔漏出液:儿童漏出液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新生儿若存在淋巴管发育异常也可出现漏出液。临床中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心力衰竭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治疗上优先考虑治疗基础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等。
胸腔渗出液:儿童渗出液以结核性多见,可能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结核杆菌易感染有关。要注意儿童的营养状况,因为营养不良可能影响免疫力,加重结核病情。治疗时需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如结核治疗时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毒性的药物。
(二)老年人
胸腔漏出液:老年人常见病因有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心力衰竭,或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临床中要关注老年人的多器官功能衰退情况,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多个器官的影响,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来治疗基础疾病以减少漏出液产生。
胸腔渗出液:老年人渗出液常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等。老年人肿瘤发病率高,要注意肿瘤的早期筛查。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如手术治疗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化疗要考虑老年人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三)妊娠女性
胸腔漏出液:妊娠期间可能因循环血量增加等出现漏出液,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要关注妊娠女性的心脏负担,因为妊娠后期心脏负担加重易诱发心力衰竭导致漏出液。治疗时要谨慎用药,避免影响胎儿,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心功能等。
胸腔渗出液:妊娠女性渗出液相对少见,若出现需警惕结核等特殊病因。要考虑妊娠对检查和治疗的影响,如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对胎儿的影响,治疗药物对胎儿的致畸风险等,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
六、诊断与鉴别要点
(一)诊断流程
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如询问患者有无心脏病史、肝病病史等判断漏出液可能,询问有无胸痛、发热、消瘦等判断渗出液可能。然后进行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检测外观、性质指标、实验室指标等。根据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各项指标差异进行鉴别,如李凡他试验、蛋白含量、LDH等指标。
年龄因素在诊断流程中需考虑,儿童和老年人的基础病因有差异,儿童先天性疾病多,老年人慢性病多。性别因素相对次要,但肿瘤性疾病中男性肺癌相对多见可作为参考。生活方式和病史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如长期吸烟史提示肺癌可能,结核病史提示结核性渗出液可能。
(二)鉴别要点总结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关键鉴别点在于李凡他试验、蛋白含量、LDH、葡萄糖含量等指标。漏出液李凡他试验阴性、蛋白含量小于30g/L、LDH小于200U/L、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渗出液李凡他试验阳性、蛋白含量大于30g/L、LDH大于200U/L、葡萄糖含量降低。同时结合病因等综合判断,如漏出液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渗出液多由局部胸膜病变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