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常规上皮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一、尿常规上皮细胞高的原因
1.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时,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可能导致上皮细胞从受损的肾小管等部位脱落进入尿液,使尿常规上皮细胞升高。肾盂肾炎,细菌感染肾盂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可造成肾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多。
2.泌尿系统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炎症会刺激尿道、膀胱黏膜,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大量上皮细胞脱落进入尿液,从而使尿常规检查中上皮细胞数值升高。
3.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会摩擦、损伤尿路黏膜,致使上皮细胞脱落,引起上皮细胞升高。
4.泌尿系统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等,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会侵犯周围组织,导致上皮细胞异常脱落,进入尿液后引起尿常规上皮细胞高。
5.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标本时,如果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如女性留取标本时混入阴道分泌物,男性混入前列腺液等,会导致标本被污染,从而使上皮细胞计数出现假性升高。
6.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可能对泌尿系统黏膜产生刺激,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增加,进而使尿常规上皮细胞升高。
二、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儿童: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上皮细胞升高。如果是感染引起,除积极治疗外,要注意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滋生。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会阴部清洁,女宝宝从前向后清洗,男宝宝注意清洗包皮垢。
2.青壮年:青壮年生活节奏快,部分人可能存在憋尿、饮水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易诱发泌尿系统疾病。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尿,避免憋尿,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若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久坐,要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泌尿系统疾病发生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肾脏功能也有所减退,且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男性)、盆底肌肉松弛(女性)等问题,易导致泌尿系统梗阻或感染,进而引起上皮细胞升高。对于老年男性,若有前列腺增生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相应治疗;老年女性要注意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进行凯格尔运动,以减少泌尿系统问题的发生。
三、治疗药物
1.泌尿系统感染: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
2.肾小球肾炎:泼尼松、环磷酰胺(需根据具体病情由医生判断使用)。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由于激素变化,输尿管蠕动减慢,且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进而引起上皮细胞升高。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情况,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日常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2.哺乳期女性:同样在用药方面需谨慎,因为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若因上皮细胞升高需治疗,应向医生说明正在哺乳,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婴儿有无异常反应。
3.老年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避免药物蓄积中毒。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上皮细胞升高相关疾病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