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筛是什么

一、糖筛的定义
糖筛,即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是一种针对孕期女性进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用于尽早发现孕妇是否存在血糖代谢异常,以便及时干预,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二、糖筛的适用人群
1.主要针对孕期女性,尤其是年龄超过35岁、肥胖(BMI≥25kg/m²)、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更需重视糖筛检查。
三、糖筛的检查方法
1.目前常用的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前孕妇需空腹812小时,先抽取空腹血检测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在服糖后1小时、2小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
2.还有一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无需空腹,口服50g葡萄糖,1小时后测定血糖,若血糖≥7.8mmol/L,则需进一步做OGTT检查。
四、糖筛的指标及意义
1.OGTT检查指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1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若能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可减少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等并发症,降低胎儿窘迫、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五、糖筛异常的治疗
1.饮食治疗: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少食多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等。
2.运动治疗: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5次,可帮助控制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药物治疗:当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时,可使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帮助控制血糖。
六、糖筛后的日常护理
1.生活方式方面,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稳定,利于血糖控制。
2.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七、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孕妇: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本身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糖筛后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因为高龄孕妇合并糖尿病时,胎儿发生畸形、早产等风险增加。
2.肥胖孕妇:肥胖孕妇糖筛异常比例较高,确诊后除积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外,还需注意体重管理,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胰岛素抵抗。
3.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妇:此类孕妇遗传因素导致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大,糖筛后若正常,也不能放松警惕,应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糖;若异常,要积极配合治疗,防止病情进展。















